[敬业修德与弘毅-作者钱明.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敬业修德与弘毅-作者钱明

敬业、修德与弘毅 ——读《陶朱商训》漫笔 一 如同范蠡大夫和第一美女西施放舟太湖、终老山林的美丽传奇一样,《陶朱商训》作为千百年来中国商界宝典,同样凝聚了无数商界精英的智慧结晶,折射出华夏民族儒、商交融的思想光芒。 二 两千多年来,范蠡范蠡,字少伯,春秋楚国宛人。后弃楚入越,辅佐勾践灭吴,吴既灭,辞越北上,迁齐国,居定陶,从事商业活动。范蠡聚财有方,十九年之中,曾三致千金,终却尽散其财,分与知友乡党。从范蠡的生平经历和处事风格来看,他揣着儒家士大夫平天下的济世之怀,又贯通了道家隐士随顺自然的不争风范,儒道相济,圆融无碍,自然从容面对人生各种抉择,包括其从事商业活动中的诸多选择。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写道:“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可以说救国灭吴、离越辞官、治产致富,这三步棋,范蠡走的步步惊心,却胸有成竹。 经济学是一门选择的科学,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从范蠡一生的转折上可一窥范蠡选择的哲学,用于经商理财之上,也难怪他能信手拈来,水到渠成了。在商业发展的基础上,范蠡善观大局,对宏观经济的把握,是其生财有道的第一步。在封建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农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生产部门,一直为统治阶级所重视。处在农业经济为主导的年代,范蠡深知农业的发展对国家民众的重要意义。他说:“物之生,谷为贵”,“五谷者, 万民之命, 国之重宝。”《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的“计然之术”也明确指出农业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从这些叙述中,隐约透露出范蠡不同于一般政治家对农业活动本身的强调,他把农业活动置身宏观经济下,放在商品流通中考量。他深谙农商俱利的经济思想,发现价格对粮食的生产和流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商言利,是交易的基本法则。《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农末俱利, 平粜谷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作为买卖双方的农商都获利,交易生成,市场流通,国家经济方可持续繁荣。“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 农病则草不辟矣”,农产品的价格不能过高,也不宜过低,否则农商一损俱损。因此,“上不过八十, 下不减三十”,由政府宏观调控商品价格的范围,具体的价格则随市场上下波动。此处,范蠡已初具朴素的宏观经济学的视野。“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矣。”范蠡的商业头脑发达,很快他就嗅到了价值规律的味道。 资本市场隔三差五就进行一次资本重新分配。从事商业活动,目的就是使资本增值,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提前做好准备,该出手时就出手。深谙价格规律的范蠡,生财之道第二步就是顺时逐利。 凡有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地方,就存在价值规律。商品价格形成的基础在于商品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影响。范蠡的经营之道就是以价值规律为原点的。《史记·货殖列传》中,范蠡道:“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意思是说,如果某种商品盈余则供给大于需求,价格势必走低;如果某种商品不足则供给小于需求,价格就会高涨。任何事物均处于循环运动的过程之中,否极泰来,所以他继续说“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贱张弛有度,太贵和过贱都是畸形的存在状态,为时不久。 “时”,一曰“天时”,一曰时机。时机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已得到普遍认同。商海沉浮,抓住时机,无疑就是弄潮儿。 范蠡的从商经历中无不显示了其在识别时机,据时而动的智慧。时下仍被津津乐道的“范蠡贩马”就是其一。范蠡看到吴越一带需要马,齐国能收购马匹,这就是商机。虽齐吴两国路途甚远,他仍很快据时而动。他通过市场了解到齐国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的姜子盾。于是张贴榜文,大意是:范蠡新组建了一马队,开业酬宾,可免费帮人向吴越运货物。姜子盾主动找到他,求运麻布。两人一路同行,货物连同马匹都安全到达吴越。这就实现了双方利润最大化。其实,商机很多,人们缺乏的是发现的眼睛和实践的勇气。实践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协同合作、知人善任、但选择合适的经营之地也是逐利的重要元素。 天时地利人和,商机的实现,当然离不开“地利”。经营地点对商业活动的成败与获利大小意义深远。毕竟经营地不是简单地理空间,而是各种环境因素,如自然、物产、民情、风俗以及法律制度的综合场。范蠡善于选择经商之地,使得货畅其流。 宜兴之陶业,相传为范蠡所创。范蠡看到宜兴鼎蜀山区附近的泥土黏力强,耐火烧,宜做陶器,在发现商机后立刻选定陶为居住地。陶地处东西南北交通中枢和济水、洛水的交汇点,水上交通十分便利。东可入海,西可逆流而上,南可达宋,北可入晋卫,位置优越,极利于货物运转,有望成为商贸中心。范蠡这样评价陶“此天下之中, 交易有无之路通, 为生可以致富矣”,事实也正是如此。范蠡在陶,其家产至万,人皆称之为“陶朱公”。 一言以蔽之,范蠡修文治国,经武安邦,从商巨富,传奇。 刘国钧出生于靖江县生祠镇,父亲曾任塾师,母亲帮佣。10岁,后

文档评论(0)

317shaof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