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大题
1、(37分)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重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近现代经历了几次发展的机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以下材料均摘自李家发《重庆历史与文化》) :
材料一 1891年重庆最早的近代工业森昌泰、森昌正火柴厂建立。19世纪末,近代纺织业在重庆兴起并迅速发展,1900年,重庆纺织厂约占全国织布厂总数的30%。1908年,重庆的第一家蒸汽机械缫丝厂建立,辛亥革命后,发展迅速,缫丝厂和缫丝车占全省(四川省)缫丝业的35%和31%。1899年,举人文国恩筹办了重庆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煤矿,到1911年,小煤矿已发展到近30家。
材料二 1937年9月至1940年6月,迁入重庆的民营企业达254家,占迁川厂矿的90%。国民政府的9家兵工厂也迁入重庆,加上原有的两家,约占兵工署直属兵工厂总数的2/3。重庆建成包括军工、钢铁、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造船等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
材料三 1964年,中共中央在全国计划会议上提出:“以重庆为中心,用三年或稍长一些时间,建立起一个能生产常规武器,并且有相应的原材料和必要的机械制造的工业基地。”
材料四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1997年重庆被设为直辖市,重庆迎来了发展的新春天。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重庆近代工业兴起的特点及其原因。(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重庆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央这一计划的着眼点,为什么要以重庆为中心?(9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末重庆飞速发展的原因。(6分)
答案.(1)特点:起步晚,但发展迅速。(4分,如答轻工业发展迅速也可给分)
原因:重庆地处内地,原有商品经济不发达,开埠通商较晚,自然经济解体较慢。
1895年《马》签订,开重庆为通商口岸,帝义加紧侵略,客观上使自然经济解体加快。
同时,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8分)
(2)特点:大量企业迁入,发展迅速;成为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军工工业发展突出。(4分)
影响: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物资,为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
保存了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
为以后重庆和西南地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6分)
(3)着眼点:加强西部地区的国防建设,提高国防后备能力。(3分)
原因:重庆地处内地,交通方便,有国防优势;
原有工业基础特别是国防工业基础好。(6分)
(4)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加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原有工业基础好,并进一步加强产业更新,大力发展生产力;
全国经济发展的带动;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交流,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国家西部开发政策的扶持;
对外开放,大量吸引外资和技术;
重庆成为直辖市,带来了发展机遇。(答出三点给6分,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2、(37分)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孟子、荀子在人性观问题上的主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扩展人的善性,他们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解决途径?(4分)
材料三 北宋大学问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材料四 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五 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
请回答:
(3)结合所学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