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作业指导书2防水作业指导书2.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水作业指导书2防水作业指导书2

防水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 《福州市湖东东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08-200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 二.编制目的 依据施工图设计和相关技术规范,结合现场实际施工,通过对隧道结构防水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分析和阐述,指导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规范施工。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工程隧道主体结构防水施工。 四、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金鸡山南麓。线路西起湖东路,穿越晋安河,下穿金鸡山山体,东至三八路,全长1.9km;其中隧道长约1.6km,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道Ⅰ级,设计时速50km/h,双向四车道规模,城市二类隧道。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隧道、20m跨简支梁桥一座及两端接线。隧道明挖段采用单箱双室结构,暗挖段采用分离式双孔隧道,线形整体呈鱼腹形布置。 2、结构防水原则 隧道防排水设计一般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保证结构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当隧道长期排水可能对地表生产、生活、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时,可采用全封闭和限量排放的方案,以限制地下水的流失。隧道的排水系统宜具有方便的维修疏通设施。 防水以混凝土自防水为根本,以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之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 3、结构防水标准 隧道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即: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100㎡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平均渗漏量不大于0.05L/㎡,任意100㎡面积上的渗漏量不大于0.15L/㎡ 4、结构自防水设计 (1)防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5,抗渗等级不低于P10。 (2)防水混凝土在满足抗渗等级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抗压、抗裂、抗冻和抗侵蚀性等耐久性要求。 (3)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②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③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环境选用,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背水面不小于30mm。。 5、暗挖段结构防排水 (1)隧道二次衬砌均采用C35防水混凝土进行结构自防水,并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设置防水层,防水层由2.0mm厚EVA防水板加土工布组成。 ①土质围岩、下穿房屋段及小净距段为全包防水,在仰拱部位的防水板上铺设2c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每隔5m设置一条φ50横向PVC排水管。 ②岩质围岩为半包防水,防水板背后设环向盲沟(φ50软式透水管,布置间距为:富水区段3-5m;贫水区段为5-8m),墙脚部位设置纵向盲沟,并设置三通管与横向排水管连通。 ③开挖过程中的出水点和潜在的出水点,布设φ36mm,L=1.5m的随机排水孔,孔内设置φ15mm,L=30cm的PVC排水管引至纵向盲沟,最终排至排水沟内。 (2)施工缝、变形缝防水 ①二次衬砌环向施工缝设背贴式止水带,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并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纵向施工缝设置背贴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②沉降缝宽度2cm,设背贴式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及孔径50mm环向排水波纹管(外包土工布),内缘3cm范围内以聚硫密封胶封堵,其余空隙采用填缝剂填塞密实,波纹管接至纵向盲沟,最终排至路面排水沟。 6、明挖段机构防排水 (1)矩形明挖暗埋段和U型槽段主要采用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形成封闭防水体系,明挖暗埋段顶板,除设置防水卷材外,还设2mm厚聚氨酯涂料进行防水、隔离油毡、厚10cm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进行防水,有种植要求时再增设1.5mm厚PVC抗根系刺穿层。 (2)边墙,底板环向变形缝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止水带,嵌缝材料和密封胶构成;顶板变形缝采用钢边橡胶止水带和嵌缝材料,密封胶以及变形缝防水加强层构成。边墙,底板处的环向施工缝采用橡胶止水带、外贴止水带,顶板施工缝采用橡胶止水带密封胶以及施工缝防水加强层构成,并涂水泥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纵向施工缝采用背贴式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构成。 7、防水材料技术指标 (1)防水层 1)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酯毡胎体)单层厚不小于3mm,主要技术指标有: ①可溶物含量(g/m2):3mm厚≥2100; ②拉伸性能:拉力(N/50mm):≥450(纵横向);延伸率(%):最大拉力时≥30(纵横向) ③撕裂强度(N):≥250; ④不透水性(120min):压力0.3Mpa,不透水; ⑤低温柔度(℃):-25,无裂纹; ⑥热老化后低温柔度(℃):-20,无裂缝;-22,无裂纹。 2)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2mm,其技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