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语文粤教版必修1课件:第19课南朝诗两首.pptxVIP

学案导学语文粤教版必修1课件:第19课南朝诗两首.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案导学语文粤教版必修1课件:第19课南朝诗两首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第19课 南朝诗两首文本导学学习重点 1.梳理识记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课文名句。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品赏佳句。1.词类活用(1)薄霄愧云浮: (2)祁祁伤豳歌: (3)萋萋感楚吟: (4)白日丽飞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动用法,“觉得……惭愧”使动用法,“使……悲伤”使动用法,“使……感伤”使动用法,“使……明丽”答案基础积累2.特殊句式(1)谁能鬒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闷征在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宾语前置句,应为“谁能不变鬒”。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无闷在今征”。答案1.阅读两首诗,试分析一下这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登池上楼》答案  《登池上楼》通过诗人久病初起登楼的见闻,抒写了郁郁不得志但又无可奈何的情感。《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答案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写傍晚登上三山回望之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情。答案整体把握2.读懂诗歌,理清结构。(1)《登池上楼》全诗共22句,可分为三层,请概括各层的内容。①第一层(1~8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层(9~16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层(17~22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潜虬、飞鸿起兴感叹自己不得志的艰难处境。登楼眺见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触景生情,抒发离群索居、壮志未酬的伤感之情。答案(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全诗共14句,可分为三层,请概括各层的内容。①第一层(1~2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层(3~8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三层(9~14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古人诗句,点明望乡思乡的话题。描绘登山所见的壮丽景象。抒发诗人登山临江望京邑引起的怀乡愁绪。答案《登池上楼》1.把握情感(1)诗开头四句在全诗中的地位怎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 第一、二句是诗的起兴,又含有比喻之意。诗人将“我”与“物”连接在一起,“我”欲飞上云霄却自愧不如飞鸿, “我”欲隐居山川又自惭不及潜龙,比喻之意十分明显:隐居之士悠然自适,仕宦之人志得意满,而“我”欲为官却仕途不顺,欲隐居却乏此高致。接着用“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抒发了诗人在仕与隐的去向上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内心矛盾和痛苦。再想到自己被贬永州,一直追求的理想难以实现,在病榻上度过万木萧疏的冬天,心境愈加沉郁感伤。答案重点突破(2)第十三至第十六句写了诗人登楼及所见所闻,其中佳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答案 诗人终日卧床,甚至连外界节气的变化也不知晓了,当他姑且撑起久病初愈的身体揭开门帷登楼一望,此时寒冬已过,初春的太阳赶走了残冬的冷风,暖意融融,诗人侧耳倾听那池水的波声,举目远眺高峻的山峦,一幅生动的春之美景映入了诗人的眼帘。一个“生”,一个“变”,一幅生意盎然的图画生出了动感,同时将诗人心中激起的惊奇、欣喜、新鲜之感准确、生动、传神地反映了出来。在此时,诗人暂时忘却了烦恼,心情清朗,愉快了许多。答案(3)诗的后六句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再度变化,具体有何表现?答案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美丽的春光,茂盛的春草,竟使诗人想起了前人感伤的诗句,诗人心中的抑郁沉重得难以排遣,新鲜之感激起的愉悦心情转瞬即逝了,诗人由此又联想到了自己“归”与“不归”的矛盾,心情复而沉重起来。但是“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孤独的隐居生活容易使人感到岁月漫长,难以安心,诗人的内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然而“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今天照样有不追求功名、避世隐居不觉寂寞的有德的隐者,这一点将在自己身上得到证明,诗人最终下了隐居的决心。答案2.品赏佳句(1)诗的开头两句“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应该怎样鉴赏这两句?答案 这两句运用了兴的手法。首句写俯视池中,不禁联想起虬龙的深潜而自媚。下一“媚”字,把潜隐者悠然自得的情态描绘得活灵活现。诗人借助想象的彩翼,化虚为实,把本属传说的动物描绘得相当逼真。次句写仰视飞鸿,想象它振翮高翔而扬音九霄,又描绘出进取者春风得意、奋发有为的情状。答案(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二句转写近景,格调清新妩丽,为全诗之警策,历来为人所赞赏。请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答案 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