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人名趣事趣(六)
名人名趣事趣(六)
邓拓——申明开拓抗日救国的抱负邓拓(1912—1966年),乳名旭初、右任,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关白、殷洲、鸥子、晓晶、等。福建福州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代中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邓拓出生时,其祖父为他…
1935年6月,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飞渡天险大渡河后,继续向四川天全、芦山前进,准备与红四方面军会师。6月上旬,毛泽东率领中央军委纵队从花岭坪出发去水子地。当队伍来到半山腰一段开阔地时,已经人困马乏。这时,突然天空出现三架敌机,气势汹汹地向队伍俯冲过来…
1955年9月4日,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上批下了后来被广为宣传的名言:“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大跃进”运动受挫,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全中国有2600万人被精简下放,中国形成第…
邓 拓
——申明开拓抗日救国的抱负
邓拓(1912—1966年),乳名旭初、右任,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关白、殷洲、鸥子、晓晶、等。福建福州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代中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
邓拓出生时,其祖父为他取乳名“旭初”;基于他排行第六,家里已有了5个孩子,又一个孩子出世,取“又一人”之意,以“又人”的谐音再起“右任”之名。进入小学读书,取学名“邓子健”,用此名一直到大学毕业。
1933年,邓拓开始撰写哲学、历史类论文,及1936年发表《中国救荒史》,都署名“邓云特”,此名用到全国解放以后;给妻子、友人写信、题诗也常署名“云特”。
1937年,邓拓进入抗日根据地,为表达抗日的决心,申明以身许国、开拓抗日救国新征程的抱负,改名“邓拓”。战乱时期,国破家亡。在感念国家、思念家乡的时候,他常用与此相关的名字,如“殷洲”、“温州”、“关白”、“东方白”;在思念亲人的时候,也会根据所思念的对象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名字,如在思念妻子时,他曾用名“孝思”、“啸特”,他给妻子写信,也常署名“肖斯”(孝思的谐音);因为父亲名叫“邓鸥予”,在思念父亲时,他便用名“鸥子”等等。
在邓拓一生中,除本名以外,影响最深的要算笔名“马南邨”了。抗日战争时期,他任中共晋察冀分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长时期住在阜平县城南庄附近的马兰村,这是报社的据点。1943年冬,马兰村的老百姓严守机密,用鲜血和生命保护报社的人员和物资,先后有19位当地村民遭日寇杀害。为纪念这段历史和怀念老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他用马兰村的谐音取笔名“马南邨”。从1961年3月起,他在《北京晚报》上署名“马南邨”先后发表《燕山夜话》专栏杂文153篇。
“文化大革命”开始,邓拓首当其冲受到批判,继而被打成所谓“三家村反党集团”。身心受到极大摧残,1966年5月18日含冤去世。1979年2月,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链接
邓拓和中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1944年,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为了系统地宣传和学习毛泽东思想,决定出版《毛泽东选集》。鉴于邓拓所任社长兼总编辑的《晋察冀日报》社,既是报社,又是出版社,还兼新华书店,它出版的大量书刊中,马列著作占有很大份额;再加上在当时邓拓已对毛泽东的思想有研究,并有不同寻常的见解,因此分局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赋予了他。
邓拓接到任务后,主持了编选和出版工作,并写了《编者的话》。邓拓在“编者的话”中鲜明地指出:“历史证明毛泽东主义,就是中国的马列主义,只有依靠他的思想指导,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与此相反,中国式的法西斯主义,一切反革命思想与假马克思主义,却陷中国于严重危机或使革命遭受严重损失。目前国民党腐败无能,达于极点,这就加重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责任,因此无论党内党外,都有深刻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必要。”
书稿编选完成后,在邓拓领导下,在当时的艰难条件下,《选集》5月开排,7月出书,9月出齐五卷。全部印刷完毕,送到读者手中,仅用半年时间。 这部《毛泽东选集》,全书共800多页,约50万字。这是全国第一部系统编选毛泽东的著作的选读本,是第一个系统的版本、一个流传最早、流传最广泛的版本。
邓中夏
——为便于工人记住而改字为名
邓中夏(1894年—1933年),原名邓隆渤,字仲懈,又名邓康、邓安石、杨富贵、施义,笔名大壑、心美等。湖南宜章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理论家和学者。曾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广东省委书记等职.
1894年10月5日,邓中夏呱呱落地,家人为他起名“邓隆渤”,并以“隆渤”之名记入族谱。
1917年,他考入北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