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之药物治疗概论..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肾损伤之药物治疗概论.

急性腎損傷之藥物治療概論 陳昶旭、郭錦輯、吳明修 「預防勝於治療」仍是目前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最重要的處理原則。在急性腎損傷的預防上,在住院病患以及重症加護病房大致可從足夠的輸液、維持腎臟灌流及減少腎毒性藥物使用著手。一般而言,臨床醫師多已有對靜脈輸液(即血漿容量擴充, volume expansion)在預防急性腎損傷上扮演重要角色的認知;另一方面,維持腎臟灌流及減少腎毒性藥物使用則是老生常談。然而,何謂足夠的輸液、何種輸液、輸液補充的時機仍是臨床上的三大爭論點。在本篇概論中,我們首先要介紹目前在處理急性腎損傷的時序觀念,導入早期偵測急性腎損傷的重要性;接著,將急性腎損傷的預防治療與藥物治療做系統性之文獻回顧。 治療時窗(Therapeutic window)概念 到目前為止關於急性腎損傷的藥物治療而言,大部份的結果都是令人失望的。這主要是因為下列幾個因素的影響1: 病人及其共存疾病(comorbidity)因素: 在2004年的一個針對加護病房內急性腎損傷病人的研究- Program to Improve Care in Acute Renal Disease (PICARD) 2,618個的病人當中,30%有慢性腎臟疾病,37%有冠狀動脈心臟病,29%有糖尿病,21%有慢性肝臟疾病,而且急性腎損傷常伴隨著其他的器官衰竭出現。這些共存疾病會影響在進行臨床試驗時病人的死亡率(mortality)。 複雜的致病機轉(pathogenesis): 儘管有各種的臨床病症造成了急性腎損傷,且誘發因子仍是以缺血及毒素為主,然而這些不同的病因所引起急性腎損傷的後續致病機轉可能是相似的,而且目前藥物的研究也是以針對這些致病機轉的步驟為基礎,例如內皮細胞的功能失調,血管的收縮,免疫調節因子的異常等等。然而,也正是如此複雜的致病機轉,使得很多針對單一因素的臨床試驗結果常常是無效或是不確定的。 急性腎損傷是系統性疾病: 不管是心臟衰竭或是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皆與急性腎損傷有所關聯性,而腎臟不單是一個受牽連的器官而已,急性腎損傷本身即會造成病人死亡率的上升3。動物試驗顯示在單純急性腎損傷時所釋放出來的細胞激素(cytokine),除了使得在心臟,肝及肺的發炎反應增加之外,心肌細胞亦會凋亡進而造成功能的異常4。因此針對急性腎損傷的治療亦要兼顧其所造成的系統性傷害。 臨床試驗的設計因素(Design issue): 臨床試驗的結果會因為定義標準以及終止點(end point)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前針對於急性腎損傷的定義其實是莫衷一是的,造成各個研究所報告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都有所差別,也因此ADQI (Acute Dialysis Quality Initiative)發展出急性腎損傷的定義-「RIFLE (Risk, Injury, Failure, Loss and End stage) criteria」5,AKIN (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將其再加以修訂而分成不同的階段6,這都是希望而以一致的定義標準來提供日後研究的平台。 再者,血清肌酸酐不是一個好的生物標記(biomarker),除了易受到營養狀態、感染、體液容積分佈等影響,同時血清肌酸酐的上升並無法與腎絲球過濾率的下降同步7。目前認為急性腎損傷的治療窗口是狹窄的(Narrow therapeutic window) (圖1.),當發現血清肌酸酐的上升而達到急性腎損傷的定義時,其實治療的時機已經錯失了一大半,這也就是為什麼藥物治療大部份無效的原因。 因此,除了發展敏感性更高的生物標記外,如何早期預防急性腎損傷成了重要課題。 圖1. 1 預防急性腎損傷 目前預防急性腎損傷的原則主要可分為三個面向8: 減少腎毒性藥物的使用: Aminoglycoside,amphotericin B,Vancomycin及顯影劑為加護病房的病人常接觸到的腎毒性藥物。Aminoglycoside的腎毒性會在5~10天內產生,尤其在高危險群的病人,例如老年人、已有腎臟疾病者、肝功能異常及身體灌流量不足者等等更容易發生9。Aminoglycoside經由腎絲球濾出後,再吸收進入近端腎小管時會造成其傷害而引起急性腎損傷,其在臨床上大多以非寡尿型為主,停藥後大多是可逆的,然而仍有少部份會需要接受腎臟透析9。Aminoglycoside在近端腎小管的濃度達到飽和時就不會再吸收,也因此每日一次較多劑量的給予比起傳統的每日多次之給藥方式,並不會增加藥物在腎小管內的濃度,反而因會因減少藥物接觸的頻率而降低其腎毒性9,再加上其殺菌的效果是依濃度而定,目前研究指出每日一次的給藥方式並不會降低其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