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美食 鲁迅食事四则.doc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 美食 鲁迅食事四则

鲁迅 美食 鲁迅食事四则 “平民化”的饮食基调鲁迅的日常生活是平民化的,对燕窝、银耳等食品,他并不看重,甚至连吃饭吃菜也不讲究。许广平曾回忆说,有时起迟了,或因事耽搁了正当用餐,他愿意简单地吃碗蛋炒饭,至于饭烂饭燥,菜咸菜淡,好好歹歹都不讲,有啥吃啥。在北京大学任教时,鲁迅经… 中医认为,冰糖性平偏凉,具有补中益气、养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下面,向读者介绍一些冰糖入药的单方验方及食疗方。冰糖山楂汤山楂30枚,文火煨黄、煮汤,加冰糖少量,每次1小碗。消食开胃,可治疗小儿厌食症、口臭症等。冰糖陈醋饮冰糖和老陈醋各半,煮开至冰糖… 提起百合,经常光顾饭馆的人会很熟悉一道最常见的素菜“西芹百合”,看起来白绿相映,素雅清纯,吃起来清爽淡脆,可口宜人。然而,老年人和百合有什么联系?也许您看了下文就会明白。人们或许都曾听过那首高亢嘹亮、响遏行云的陕北民歌“山丹丹那个开花吆红艳艳”。但是…   “平民化”的饮食基调      鲁迅的日常生活是平民化的,对燕窝、银耳等食品,他并不看重,甚至连吃饭吃菜也不讲究。许广平曾回忆说,有时起迟了,或因事耽搁了正当用餐,他愿意简单地吃碗蛋炒饭,至于饭烂饭燥,菜咸菜淡,好好歹歹都不讲,有啥吃啥。   在北京大学任教时,鲁迅经常早来晚走,来不及回家吃饭,就在红楼前的小饭摊随便吃一点。一次,他和学生一道下课路过小饭摊,他问学生是回家吃饭还是在小摊上吃一点。在得到“随便怎样”的回答后,鲁迅笑道:“那好!咱们就吃这荞麦条子吧!皇帝老儿未必享受过这么美味的佳肴。”这小饭摊上只有一个条案,全无桌椅可用,只得就地拣砖当凳;摊上只卖玉米窝窝、荞麦疙瘩等粗食,同餐的又都是人力车夫、报童,两个穿长衫、夹着书包的人坐在砖上、又端着大海碗用餐自然显眼。鲁迅却十分泰然,津津有味地吃着,还不时同周围人点头微笑,似乎相熟一般,真正身体力行着他“大众化文艺”的思想。      “甜”与“硬”      毛主席曾说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而鲁迅在食物嗜好方面也确实反映出一种执着而不轻易妥协的个性。   鲁迅自幼时起便酷爱甜食,这嗜好终身未变。他从日本回到绍兴后有四好,其中之一便是摩尔登糖(扁圆、像水果糖,那时的新式糖食)。因为喜爱糖食,而且总是那一款,所以时常是鲁迅一踏进店门,不等开口,老板就指挥着店伙计,叫把货架上层搁着的摩尔登糖拿下来等待售出了。   到北京后,鲁迅的住所总有一个大大的书架,下一格放一个点心罐和一个福建漆的八角朝珠盒,内装甜点、糖果之类;另有一个洋铁筒,内里总有着油炸小花生之类的零食。有客人来或夜晚写作迟了总是顺手取来享用,往往一盒存货不出一周就吃完了。   事实上,鲁迅七八岁已患龋齿,一直到二十四五岁,都在担心脱牙,及至二十六七岁时,终于有全部镶牙的必要。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甜、硬食物的喜好,他继续在一磕一嚼中体味着快乐。      仍然是位好的“品尝者”      随和的生活基调并未抹去鲁迅对于美食的品味,只不过一切当然首先离不开“甜”与“硬”。“蟹壳黄”之类的烧饼,是他的最爱。在他去世后,元配朱安每逢忌日,必特具一肴,用白薯切片,鸡蛋和面粉涂之加油炸熟,据说这是鲁迅生平所嗜,可称为“鲁迅饼”。   平日出门赴宴,也颇有几道备受鲁迅赞赏的菜。朋友用江西土产草菰做的豆腐汤、梅干菜扣肉他很爱吃。在朋友家中吃了块“梅溪扣肉”,他赞不绝口,又欣赏“萝卜丝氽鲫鱼汤”的清新爽口,连说“好极”,待到端上主人特地制作的浦江乡间点心“小麦铃”,更是边吃边饶有兴致地问是怎样制作的,一会儿就吃了满满一小碗,还叹道这次吃得太饱了,下次还要来吃。      未尝不是个烹调里手      鲁迅对烹饪也颇有兴趣。在北京时,家里的绍兴饭菜做得不差,他还常在空余时间建议家人将同种菜做出不同的花式。   1926年底到厦门大学任教后,虽然素来并不挑剔,但饮食习惯的差异仍使鲁迅感到不便,只好自己动手了。炒豆腐干丝是他经常弄的一道菜。有一回得到一块火腿,便自己动手收拾好了,用干贝清炖,约了一班相契的同事来吃。据当时在场的川岛回忆说,吃的时节,大家蘸着胡椒,味道很好,“决非似乎清炖火腿之类,而是真的清炖火腿”。鲁迅还当席颇有心得地告诉众人:“干贝要用小粒圆的才糯,炖火腿的汤,撇去浮油,功用和鱼肝油相仿。”收拾火腿是不容易的,鲁迅既能收拾,又能选作料,还知道应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开发其功用,炖的火候也恰到好处,真是难上加难。   后来在1935年底写成的那一篇《采薇》(《故事新编》之一)中,鲁迅描写伯夷、叔齐把薇菜(一种野菜)做成烤薇菜、薇汤、薇羹、薇酱、清炖薇、原汤焖薇芽、生晒嫩薇叶等,虽只是因为山上“买”不到酱油,做不出红烧、红焖、红炖的薇菜来,但花式也够多了,

文档评论(0)

raojun0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