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散文之《论语》《老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诸子散文之《论语》《老子》

诸子散文之 《论语》、《老子》 概说 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论语》 一、《论语》概况: 1、《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 2、其作者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孔子“述而不作”) 3、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 二、孔子生平与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鲁国的文化传统 鲁国是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 “周礼尽在鲁”,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观止矣! )。 孔子与私学的兴盛:孔子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干肉)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颜渊(回)父子、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后期政治状况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孟氏、叔孙氏)手中。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 ·八佾》 朱熹注: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 孔子的思想 1、社会秩序基于血缘关系: 内在:孝、悌、仁 → 外在:忠、礼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 · 学而》 2、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 · 颜渊》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ì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论语 · 八佾》 告朔之礼:古者天子颁布历法,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月朔,则以特羊告庙,请而行之。饩,生牲也。鲁自文公始不视朔,而有司犹供此羊,故子贡欲去之。 3、外在礼乐源于内心道德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阳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 4、强调道德修养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里仁》) (终食之间:一顿饭之间。造次:仓促、匆忙) 孔子的生动形象 1、凄凄惶惶——“在陈绝粮”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孟子曰:“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2、马厩失火——标点的重要性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 3、赌咒发誓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4、谨小慎微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即“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八佾》) 李耳与《老子》 老子,原名李耳,字聃,生卒年不详,楚国苦县人,春秋末年道家学派创始人,曾任周守藏室之史 。 《老子》,又称《道德经》,思想核心是 “道”。富有思辩色彩,言简意赅。 紫气东来 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汉·刘向《列仙传》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