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111206.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书111206

读书及读书外的一些体会(111206) 在坐的都是党务干部,我从事党务党务工作快20年了,所以大家都是一家人,一家人说话,可以推心置腹些,我现在已是不惑之年。我记得俞平伯老先生《中年》里的一段话。“泛言之,渐渐觉得人生也不过如此。这‘不过如此’四个字我觉得醰醰有余味。变来变去,看来看去,总不出这几个花头”。不过如此就是不过如此,想的念的都在里面了。没有沮丧和看破红尘,因为论年龄和资历,这些还轮不上我。但总有几分苦涩,有几分感悟,有几分甘苦,有几分无奈。 大概是2007年的时候,周书记跟我说,要多点书卷气,少点烟酒味,我觉得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吧。我平时还喜欢看点书,只是近年来,我自己也觉得身上的书卷气少了些,烟酒味重了些。所以今天我来谈谈《读书及读书外的一些体会》,我看今天还有些县级干部,可能有些在关公面前恧大刀的意思,我只是谈谈体会,和大家交流学习一下,大家估且听之。这些体会,全是一家之言,言语有偏颇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读 书 首先说说读书,我记得苏州留园的留月房中的正壁上有一副对联对联的内容是:“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卷中岁月;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定自称花里仙。” 上联说的是读书,下联说是的做人。我大致的解释一下意思:“读书取正”,这里的书指的是《尚书》又被称为《书经》,记言文的始祖和典范,因此要本着“正”的态度,很严谨求实的态度来读。“读易取变” ,《周易》则是变化莫测的。“读骚取幽”, 《离骚》是屈原抒发忧愤的作品,取幽静来读。“读庄取达”, 读《庄子》则是要态度达观,豁达,庄子送故妻击缶而歌。“读汉文取坚”,汉文大都坚忍,取的是坚忍不拔。比如司马迁的《史记》。下联很好理解,作者以花草作喻。赞赏野菊的随遇而安,寒梅的铮铮傲骨,莲花的“出污泥而不染”,兰花的朴实芬芳,海棠的恬恬神韵,以此巧妙地表达了自己鄙视名利富贵,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和志气。 中国文化其实就是“儒释道”三家。儒家就是常说的孔孟之道,释就是佛教,是迫来物,讲的是生死轮回,道家就是老子庄子。当然还有宋明理学等等,宋明理学讲的是“存天理,灭人欲”,讲的是“拔一毛而利天下而不为也”,就是说一毛不拔。我本人不太喜欢。中国自汉以来就尊儒家。孔子的《论语》,前阵子因为于丹说论语,很是火了很久,所以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孔子讲的仁义,讲的君子,于丹说论语是“问病泉”,任何人不管是何种病都可以治,到泉水里泡泡都可以通体舒畅,神清气爽。泉水的温度是不炙热,不冰冷,略高于体温,亘久恒常。对于我个人来说,在儒家中,我更喜欢孟子,孟子是儒家中的理想主义者,文字中有一种蓬勃葱郁之气,令人喜欢,令人感动。孟子说“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之初,性本善”。孔子只讲君子,孟子则提出大丈夫。孟子着重养气。要人养志气,养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田地。大爱都很熟悉孟子的“天之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欲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一身都是英俊之气,对现在的年轻人有立志淬励的作用,是一种初剂。 下面说说读书的作用。读书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娱乐,二是装饰,三是增长才能。娱乐方面的主要用途在于独处或者是退休之后,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静静的看看书,或退休后用书来逍谴生活。装饰方面的主要用途在于言谈之中。增长才能方面的主要用途在于对事务的判断的处理事物的能力。因为虽然有实践经验的人能完成特定的工作,而且也许还能对个别事情一一作出判断,但是大的建议,以及对事务的筹划和安排,绝大多数都是出自有学问的人。但是时间过多的花费有学问上,是怠惰;把学问过多的用于装饰,是虚伪;安全按书本的知识来判断,则像个书呆子。读书不是为了闲谈或打发日子,读书是为了权衡和思考。读书能使人充实,谈话能使人机敏,写作能使人精确。但是现在的人,读书或写作基本属于奢侈品,谈话也是言语无味者俱多。所以,如果一个人很少写东西,那么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忆力;如果他很少与人谈话,那么他必须有很灵敏的头脑;如果他很少看书,那么他必须非常的狡猾,才可能不懂装懂。 至于读书的方法,大家应该都很清楚的,有些书可供品尝,有些书可以吞食,还有少数一些书应当消化。我就不多说了。温家宝总理很喜欢读书,我在一个报道中曾看到,他曾提及罗马帝国皇帝马可 奥勒留所著的《沉思录》,他说“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了,天天都在读”。他频繁引用其中的一句名言,“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都化为一缕青烟消失了”。(就是这本书,念下后面的一些名言)。 做人与做事 人一生中跟“三”有关的很多,我平时总结了一下: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生命,生存,生活。这个很好理解。生命是自我的认知,了解了自己再完善生存的技能,然后带着独一无二的意识和能力投入生活。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