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车辆分光栅.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车辆分光栅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 5.11.3 机箱防护等级 内置光幕不低于IP65,外壳防护不低于IP53。 5.12 环境适应性能 5.12.1 耐高温性能 环境温度为+55℃(+50℃、+45℃) ,产品应启动正常,逻辑正确。 5.12.2 耐低温性能 -20℃(-40℃、-55℃) 5.12.3 耐湿热性能 在环境温度为40℃±1℃、相对湿度98%±2%,启动正常,逻辑正确。 5.12.4 耐温度交变性能 产品应能耐受温度由-20℃~55℃变化的影响,在温度循环变化后,产品应起动正常, 逻辑正确;产品的结构件等不应产生变形和其它损伤。 5.12.5 机械抗振性能 5.12.6 耐盐雾腐蚀性能 5.12.7 耐候性能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 5.13 可靠性 MTBF不小于30000h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一般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试验: a)环境温度:15℃~35℃; b)相对湿度:25%~75%;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6.2 外观 产品外观采用目测,涂层厚度用电子涂层测厚仪按平均法取样测量。 6.3 分离判断正确率 在户外按要求连接安装产品,加电运行,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连续进行100次测试,车辆分离光栅识别结果与人眼识别结果进行比对,计算分离判断正确率R。 6.4 最小分辨尺寸 用一个直径为50mm的球形不透明标准件,以车辆分离光栅可识别的高、中、低三个高度区域每个高度任选一点,在该点位置以任意方向穿过识别区域。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 6.5 分离判断高度 用精度为0.5mm的卷尺测量发射管及接收管。 6.6 高度测量误差 在系统的量程内选取不同高度的车辆三辆,用精度为0.5mm的米尺测量车辆的实际高度,计算系统测量结果与车辆实际高度之间的误差。 6.7 车轴识别精度 在户外按要求连接安装产品,加电运行,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连续测量100辆车,车型范围以覆盖各类客、货车为宜,将系统识别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对,计算识别精度。 6.8 最大工作距离 将定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工作距离设定为8000mm,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 6.9 系统功能要求 6.9.1 正常工作状态、1℃/min的速度降温、0℃、-10℃(-20℃、-28℃)、-20℃(-40℃、-55℃)3个时间点,任意选取三点,表面温度。 6.9.2 直径为50mm的球形不透明标准件,持续遮挡识别区域 6.9.3 为主观评定项目。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 6.10 系统处理时间 使用控制机控制触发的方式控制车辆分离光栅进行车辆分离并记录时间。 进行100次的触发识别,求100次试验的时间平均值T1作为试验结果。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 6.11 电气安全性能 6.11.1 交流型车辆分离光栅 6.11.1.1 电源适应性 6.11.1.2 绝缘电阻 6.11.1.3 介电强度 6.11.1.4 接地电阻 6.11.2 直流型车辆分离光栅 6.11.2.1 直流输入电压 6.11.2.2 防雷与过电压保护 6.11.3 产品的防雨、防尘及安全防护,按GB 4208的试验方法进行。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 6.12 环境适应性 6.12.1 耐高温性能试验方法 按GB/T 2423.2的规定进行。试验8h。 6.12.2 耐低温性能试验方法 按GB/T 2423.1的规定进行。试验8h。 6.12.3 耐湿热性能试验方法 按GB/T 2423.3的规定进行。试验48h。 6.12.4 耐温度交变性能试验方法 按GB/T 2423.22试验Na的规定进行。温度从(室温~低温-20℃ ~室温~高温55℃ ~室温)为一个循环。共进行五次循环,最后在高温中取出,在大气中温度恢复到室温。 6.12.5 机械抗振性能试验方法 按GB/T 2423.10的规定进行。将产品在振动频率2 Hz~150Hz的范围内进行扫频试验。在2 Hz~9Hz时按位移控制,位移3.5mm;9 Hz~150Hz时按加速度控制,加速度为10m/s2。2 Hz→9 Hz→150 Hz→9 Hz→2 Hz为一个循环,共经历20个循环。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 6.12.6 耐盐雾腐蚀性能试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