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aizePowerPointTemplate
仙姑顶庙会之旅 目录 仙姑顶 仙姑庙历史 仙姑庙历史 仙姑传说 仙姑传说 仙姑顶 在威海市区南部,离市中心5公里处,有一个由孟家疃、马家疃、卢家疃组成的大村庄——望岛村,在望岛村西北的山上有一座海拔375的山峰,地理上称为“巍峰山”,因山顶上建有仙姑庙,被当地群众称为仙姑顶。仙姑顶,奇峰耸立,怪石嶙峋,树木参天,遍布奇花异草,幽静辟深,古老苍劲,景色迷人,登至极峰令人心旷神怡。东瞰无尽的大海托起不沉战舰刘公岛,南望宽阔的玉带绕城延伸,西观翠绿的青山层叠起伏,北眺美丽的威海尽收眼底。这里交通便利,环城路绕山而过,春夏季节,鸟语花香,气候宜人,浓厚的天然佳境造就了桃源圣地,加之神奇的传说,更是美不胜收,实为游山避暑的好去处。现今的仙姑顶已经发展成为威海主要的旅游景区之一,主要景点有仙姑庙、牌坟、聚仙阁、吕祖洞、仙姑洞、石塔、大石龟、望海亭、长寿亭等。 仙姑庙历史 据威海史志记载以及民间相传,仙姑庙最初的位置并不在现今的仙姑顶上,传说是建在望岛村西南面石牛山上,因为山小,周围邻村的孩童常到庙里戏耍,吵的仙姑不得安宁,于是仙姑决定要搬家,搬家之前仙姑用烧火根从石牛山上一直划到现在的仙姑顶上,这条黑线宽约两米,至今仍可清楚看出这条黑石线。相传仙姑顶山下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老汉,他无妻室儿女,整日与枣红马为伴,一天夜里,老汉睡至半酣,忽见一位身着素装的仙姑飘进屋来,合掌问安,并诉说她急于搬家,欲借枣红马一用,老汉平日为人慷慨,此时他急仙姑之急,欣然相许,从马棚里牵出枣红马并亲自备好鞍、装好驮篓。天亮醒来,老汉回忆起梦中之事活灵活现,他急忙奔向马棚,只见那匹心爱的枣红马全身汗水淋漓,马鞍、驮篓还在马背上,再仔细一瞅,驮篓里还放着两个大元宝,老汉心里豁然开朗,这是仙姑答谢的礼物,老汉将此蹊跷事告诉周围群众,四周乡邻奔走相告,纷纷对山祈祷,从此,仙姑庙搬到了巍峰山上。 仙姑庙历史 仙姑庙历史悠久,直接的见证是两块庙碑。一块庙碑是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设立,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碑文由张维书写,由汉字间杂辽文篆刻而成,是目前发现的威海地区最早的古庙碑,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另一块庙碑是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重修仙姑庙时所立,碑文中记有“仙姑遗迹,秦汉而上远”。由此可以看出仙姑庙年代之久远。 仙姑庙从古到今,历经沧桑,文革期间更是历尽磨难,1964年望岛村孟家疃支部书记孙某某召开会议,认定仙姑庙属于“四旧”应当砸毁,亲自带领民兵连长和几个妇女委员到仙姑顶上,用炸药将仙姑古庙炸毁。第二天邻村的生产大队长姜某某也不甘落后,亲自率人将庙碑、庙基炸毁。但非常巧合的是炸庙第三天,有一身好水性的孙书记在水库旁洗手,不知怎么就落水而亡,而参与炸庙的其他人除民兵连长外也都在三十左右岁相继患绝症死去。邻村的姜大队长在炸庙的当年与他妹妹一起精神失常,不久也死去了。多少年来,参与毁庙或干涉修庙的人其人生结局均不得善终。这使得仙姑庙在民众中更加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现今的仙姑庙兴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当时得到社会各界的鼎力资助,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壹百多万元。新建的仙姑庙为仿古建筑,山脚下建有牌坊,上书“仙姑项”三个大字,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书写,同时修建了聚仙阁、仙姑洞、观音殿、长寿亭等。1992年3月,望岛村为开发仙姑顶旅游景点,繁荣村级经济,决定重新修复仙姑庙,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共投资达三百多万元。仙姑庙修复后,1993年 月,望岛村举行了解放以来的第一届仙姑庙会,庙会期间,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仙姑传说 庙碑记载仙姑姓郭,称郭仙姑。关于郭仙姑的传说有两种,一种传说是:郭仙姑出生在沿海一贫苦的渔家,幼年丧母,父女相依为命,由于父亲还要出海打渔,把女儿放在家中总有些放心不下,八岁那年便送给了人家当童养媳。郭仙姑为人贤惠,好善乐施,孝敬父母,受人敬讼。郭仙姑的丈夫也是渔家子弟,常年出海打渔。某年秋天,丈夫出海打渔,郭仙姑亲自送丈夫上船出海,望着远去的渔船消失在海洋中才回了家。可是丈夫出海后,遇到了风浪天气,数日未归,郭仙姑就站在海岸上等啊、等啊,不管刮风、下雨、风吹、日晒,不知等了多久,眼泪流干了,衣服漂白了,头发也等白了,最后站化为仙,专为出海的人们保平安。从此,五里乡亲常有人见到一位身着素装、面色红润、满头白发的妇人出入仙姑顶,乡亲都说这是仙姑显圣。 仙姑传说 另一种传说是:郭仙姑终身未嫁,一生专为乡里百姓救苦救难,採药治病,深受当地百姓爱戴。郭仙姑喜欢猫,家里养了许多猫,有一年当地百姓染上鼠疫,传染很快,死了不少人,郭仙姑就亲自上山採药煎汤,分给百姓喝,又把药方传给左右邻村,大家喝了仙姑的药,用了仙姑的方,病很快就好了。那些传播疫病的老鼠也都被仙姑养的猫给咬死了,所以自古以来仙姑庙内总是摆设许多石猫,1993年仙姑庙修复后也有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