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零釋(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德》零釋(二).

《三德》零釋(二). 一、“高陽曰:‘毋凶服以享祀,毋錦衣絞裼子,是謂忘神。’……”(簡9) 這段話,整理者李零先生標點爲“高陽曰:‘毋凶服以享祀,毋錦衣交袒。’子是謂忘神。……”但幾乎没有做解釋,僅對“錦衣交袒”作了如下簡單説明:nbsp; 交袒,《禮記·玉藻》“錦衣以裼之”,“裼”與“袒”同。; 目前爲止,祇有陳偉先生對這段文字做過以下的考釋。; 交,恐當讀爲“絞”。高陽所云,正好是兩件違反常規、且又相互倒錯的事情。凶服,即喪服。《周禮·春官·司服》:“其凶服,加以大功、小功。” 鄭玄注:“喪服,天子諸侯齊斬而已,卿大夫加以大功、小功,士亦如之,又加緦焉。”《論語·郷党》:“凶服者式之。” 集解引孔安國曰:“凶服,送死之衣物。”祭祀有專門的服装,不可着凶服。   至于“絞”和“袒”,則都是喪服即凶服的特徴。《儀禮·既夕禮》:“既馮尸,主人袒,髻發,絞帯。”《禮記·奔喪》:“乃爲位,括發袒,成踊,襲、絰、絞帯,即位。”均爲絞、袒并提的例子。《儀禮·喪服》云:“喪服,斬衰裳,苴絰杖、絞帯。”鄭注:“絞帯者,繩帯也。”賈疏:“繩帯也者,以絞麻爲繩作帯,故云絞帯。”《禮記·喪服小記》“括發於堂上”孔疏:“袒,謂堂上去衣。”《詩·秦風·終南》:“君子至止,錦衣狐裘。” 毛傳:“錦衣,采色也。” 孔疏:“錦者,雑采爲文,故云采衣也。”這樣的衣服當然不適合在喪禮上穿着。nbsp; 筆者贊同陳偉先生將“交”讀爲“絞”,也贊同關於“錦衣“的解釋。但在其他問題上,覺得還有修改増補之必要。 総的看來,這段話有這樣幾個問題。第一,高陽的話倒底都哪児結束?李零先生認為到“毋錦衣交袒”結束,陳偉先生没有明説,但從他的釋讀没有和“子”聯系起来看,恐怕也是這麼認為的。筆者以爲,應該到“是謂忘神”結束,由於竹簡殘斷,不知後面的内容,很有可能“是謂忘神”後面也有高陽的話。第二,“子”是否應該同“毋錦衣絞裼”斷開,和後面的“是謂”連讀?筆者以爲當讀作“毋凶服以享祀,毋錦衣絞裼子,是謂忘神。”即“忘神”指的是“凶服以享祀”和“錦衣絞裼子”這兩件事,而“享祀”和“子”是位置相同、性質相近的兩件事。; “毋錦衣絞裼子”,可能意爲吊喪時不能穿着華美的服装。陳偉先生認為“絞”是“絞帯”,即服喪者掛在腰上的帯子。關於“袒”,陳偉先生没有太多的解釋,祇是引用了《禮記·喪服小記》“括發於堂上”之孔疏“袒,謂堂上去衣”,這是児子奔父之喪的情景,如果可以和《三德》相對照,那麼“毋錦衣絞裼子”所指向的人就是喪主了。但喪主用錦衣做“絞帯”,用華美的裼衣爲凶服是不可思議的。所以,這里有解釋不通的地方。雖然“子”尚不可解,但筆者以爲,“錦衣絞裼子”和凶服肯定無關。它和“毋凶服以享祀”一樣,屬於冒犯神靈的事。這里所指向的人應該是吊唁者,而不是喪主。《禮記·玉藻》中有以下這段話,可以給我們啓發:nbsp; 君衣狐白裘,錦衣以裼之。君之右虎裘,厥左狼裘。士不衣狐白。君子狐青裘豹褎,玄綃衣以裼之。麛裘青豻褎,絞衣以裼之。羔裘豹飾,緇衣以裼之。狐裘,黃衣以裼之。錦衣狐裘,諸侯之服也。犬羊之裘不裼。 不文飾也,不裼。裘之裼也,見美也。弔則襲,不盡飾也,君在則裼,盡飾也。服之襲也,充美也,是故尸襲,執玉、龜襲,無事則裼,弗敢充也。nbsp; 這説的是君主、士大夫、庶民冬天的穿着,以及何時展露裼衣的問題。最裡面是裘衣,裘衣外面是有文飾的裼衣,裼衣上面還有外衣。士大夫有的“穿狐青裘,用豹皮鑲袖口,用天青色的生絲絹做裼衣”,有的“穿幼鹿裘衣,用青色野狗皮鑲袖口,配上蒼黄色的裼衣”, 有的“穿黒羔裘,用豹皮鑲袖口,配上黒色的裼衣”[6]。所以“絞”未必是喪主的“絞帯”,而是士大夫所穿裼衣上一種“蒼黄色”的顔色,《三德》的“絞裼”氾指華美的服装吧。“不文飾也,不裼”説的是如果不需要展露華美的文飾,就不“袒”露出裡面的裼衣。“弔則襲,不盡飾也”,説的是“喪家小斂後,君子去吊喪,就要襲裘而往,由於心懷傷悼,就不宜竭力文飾禮數”[7]。《論語·郷黨》有“羔裘玄冠,不以吊”。雖未提及“裼”,但表達了同樣的意思。《禮記·玉藻》中記載了以下這個有趣的故事,既反映了吊喪時的着衣禮節,同時也説明喪主的“袒”( 袒露左臂)和君子露出裼衣的“袒”,用字相同,場合不同。吊喪者不應該“袒”,正是“毋錦衣絞裼子”想要強調的吧。nbsp; 曾子襲裘而弔,子游裼裘而弔。曾子指子游而示人曰:“夫夫也,為習於禮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弔也。”主人既小斂,袒、括髮。子游趨而出,襲裘、帶、絰而入。曾子曰:“我過矣,我過矣,夫夫是也。”nbsp; 這樣看來,“子”很可能與吊唁活動有關,不過從《禮記·玉藻》“是故尸襲,執玉、龜襲”看,祭禮中扮演象徴祭享

文档评论(0)

ailuojue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