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昊、三苗与微——尧舜及其族群续考.
两昊、三苗与微——尧舜及其族群续考.
当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400年之间帝舜兴起的时候(参见《帝舜、lt;禹贡gt;与玄女》一文),伏羲族和戎族曾经激烈地交战。《山海经.大荒北经》里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注:怵字的通借)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与之相类似的一段文字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内中说:“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这里的黄帝即轩辕,指的是帝舜。《尧舜及其族群考论》一文已指出涿鹿在濮阳。把“涿鹿之野”和“冀州之野”对照起来看,《山海经》似乎是暗示伏羲族在濮阳苦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之后,“宜将剩勇追穷寇”,继续前进,去攻占族群的应许之地-冀州。
nbsp;nbsp;nbsp; 这时,东北的红山文化在时代风潮的激荡下,变得“空前活跃,其分布区域明显超出了红山文化前段的发现范围”(《中国通史》第二卷,白寿彝总主编),以策应青、徐地区大汶口文化向冀州的进军。大汶口文化朝着它的鼎盛阶段迈进,稍晚,在红山文化后段晚期,冀、沇、青、徐四州可能都已牢牢掌握在伏羲族手中,此时“燕山、熊耳山(注:在河北省阳原、宣化之间)南北的北方古文化都有向南推进的趋势”,大汶口文化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nbsp;nbsp;nbsp; 帝舜定都于鸣条,即开封陈留一带。伏羲族在河南控制区域的文化有人称之为大汶口文化颍水类型。颍水类型的分布范围“已达豫西、豫南地区,涵盖黄河以南的商丘、周口、许昌、平顶山、郑州、洛阳、南阳、信阳、驻马店等9个地市”( 《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也就是说,已经基本上控驭了豫州。冀州和豫州既已收入囊中,构筑九州攸同的天下体系也就指日可待了。
上篇 光融天下
nbsp;nbsp;nbsp; 中国进入铜石并用时代以后,在青、徐二州的大汶口文化崛兴的同时,荆州的大溪文化也兴盛起来。大溪文化分为南北二支,其北支称为关庙山类型,主要分布在鄂西的长江及其支流沮水、漳水两岸;其南支称为汤家岗类型,主要分布在湘北的洞庭湖沿岸,以澧水流域最密集。
澧阳平原的居民最早发明了中国的稻作农业。1988年,在澧县彭头山遗址的陶片中见到了制陶时掺和的大量稻谷和稻壳,掺杂的时间大约在9000年前。1995年,又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澧县八十垱遗址西边的古河道淤泥中出土了稻谷和大米1万多粒。此时正当北方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老官台文化的开端,最先种植小米的神农族逐渐衰落了,我猜它的一部分可能往南发展,于是神农族和最先种水稻的族群之间发生了冲突,那埋藏的稻谷和大米便是斗争的见证。在八十垱还见有环壕和土垣,应是抵御神农族入侵的设施。1996年,澧县城头山发现了世界上目前年代最早的古稻田,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古代城址,时当公元前4500年左右。戎族打败伏羲族的濮阳大战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湖北境内的汉水流域及河南境内的淅水沿岸,均零散地分布着一些半坡和庙底沟两类型居民的移民点”(《通史》),我推测戎族在濮阳之战后沿着汉水、淅水追击神农族,将其逼出豫州;神农族不得已而大批南下,和湘北的原始族群相互斗争,汲收他们种植水稻的技术,形成大溪文化的北支。湘北的原始族群曾筑城抵抗,又因受到神农族文化的冲击而形成大溪文化的南支。
《史记.楚世家》里说:“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帝喾高辛即帝舜,由此可知重黎与帝舜生活在同一时代。《国语.楚语下》言:“古者民、神不杂……及……民、神杂糅……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这里颛顼不过是帝舜的讹变,绝天地之通不过是神话而已,南正和火正也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有意义的是,重和黎一分为二了。《鲁语上》述:“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神农族的柱和周族的弃先后成了北方的农神。我们注意到,沮-柱,漳-重,澧-黎,都是近音字的组合,于是作出推断,所谓重黎实际上是大溪文化南北两支的合称。《山海经.大荒东经》里讲“帝俊生中容”,我们又有了近音字组合:柱-祝,重-中,融-容,因而所谓祝融是指神农族名为融的人。《大荒南经》又提及炎融,为祝融之异名,祝既然能替换为炎,而炎与融意近,则此人本名必为融。此外,《墨子.非攻下》有“天命融隆火”,《国语.周语上》有“融降于崇山”之句,更证明了融可以单用。《大荒南经》述及炎融之句为“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头”,而《大荒北经》说“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釐姓”,故炎融-驩头-苗民这三者的关系就建立起来了。釐、黎音近,所以湘北的原始族群即苗民,也就是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