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亚洲年龄相关性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概览
亚洲年龄相关性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概览
【摘要】nbsp; 近年来,在亚洲进行的多项群体调查为年龄相关眼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提供了新的信息。亚洲人群屈光不正和青光眼的流行病学特征已经比较明确,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重要致盲原因的研究尚有欠缺。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在亚洲开展的年龄相关性眼病流行病学研究及结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nbsp; 流行病学 低视力 盲 白内障 青光眼 近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nbsp;nbsp;nbsp; 0引言
nbsp;nbsp;nbsp; nbsp;亚洲是五大洲之首,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一半。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亚洲盲人达到两千万[1]。关于西方人群视力低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主要病因已经有详细结论,但直到现在,对亚洲人群尚缺乏此类信息。
nbsp;nbsp;nbsp; nbsp;然而,过去的10a中,在亚洲,如台湾、北京、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也进行了多项关于低视力和年龄相关眼病的调查,这些调查的结果填补了相关信息的空白,同时也揭示了亚洲人群眼病的一些重要特征。如中国人近视率和闭角型青光眼发生率高于白色人种这一结论有了更精确的理论依据[2,3]。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也存在着明显的人种差异。比如在新加坡,中国人近视[3]、急性闭角性青光眼[4,5]和视网膜脱离[6]发生率要高于印度人和马来西亚人。了解了这些种族差异,有望为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探索提供大力的帮助。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在亚洲进行的年龄相关性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总结。
nbsp;nbsp;nbsp; 1盲与低视力
nbsp;nbsp;nbsp; nbsp;在亚洲对盲目率的调查已经进行了多项研究。对于盲目的标准,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WHO标准,即好眼视力低于3/60,而另外一些研究则采用的是美国标准(好眼视力低于3/60)。多数研究并没有限定视野标准。即使将采用标准不同、研究人群组成不同、抽样方法不同等因素考虑进去,各研究所得结论也是大相径庭。根据WHO标准,新加坡[7]、马来西亚[8]和台湾[9]盲目率分别为0.5%、0.3%和0.6%,与美国(0.5%)[10]相当,但低于蒙古(1.5%)[11]、孟加拉国(1.5%)[12]、印度尼西亚农村(2.2%)[13]和印度(4.3%)[14]。
nbsp;nbsp;nbsp; nbsp;在亚洲,致盲的两个最主要原因是白内障和屈光不正。与此不同,西方白色人种的致盲原因首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gt;50%),而黑色人种则是白内障和青光眼[10]。但是,青光眼是新加坡和蒙古的首位致盲原因[7,11],而包括AMD和近视性黄斑变性在内的视网膜疾病是台湾人的主要致盲因素[9]。
nbsp;nbsp;nbsp; nbsp;低视力患病率约为盲目的2~10倍。未矫正的屈光不正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印度Aravind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低视力群体中,屈光矫正后,70%以上的人视力至少提高1行,而30%以上的人视力提高3行,由此说明未矫正屈光不正是低视力的主要原因[14]。在Tanjong Pagar调查中,将好眼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至少2行者定义为未矫正的屈光不正,结果有17.3%的新加坡籍中国人被划入此范围[15]。一些证据表明,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盲目发生率会相应下降。在马来西亚同一个村庄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1984年该处人群盲目率为1.7%[16],10a后则降至0.7%[17]。1998年在马来西亚进行的另外一项调查显示,盲目率仅为0.3%[8]。
nbsp;nbsp;nbsp; 2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nbsp;nbsp;nbsp; nbsp;与低视力和盲目调查结果相似,对白内障流行病学的各项调查结果也不一。使用晶状体混浊分级法III(Lens Opacity Classification III, LOCS III),Tanjing Pagar调查发现,在新加坡,40岁或40岁以上新加坡籍中国人白内障患病率为35%[18],该结果与在美国威斯康星进行的Beaver Dam研究相似[19]。Sasaki等采用皮质性白内障同一判断标准,对冰岛(雷克雅末)、澳大利亚(墨尔本)和新加坡3个国家白内障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新加坡白内障患病率要高于其他两个国家[20]。该结果提示,白内障的高发病率可能与所处纬度较低,日照时间较长有关。而在新加坡翳状胬肉的高发病率,也从另一方面支持了这种观点[21]。数项研究证实,白内障有一定的高危因素,包括:女性、社会经济条件差、糖尿病、吸烟和低体重指数等。其中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