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安行
西安行
西安行 对西安,我从来是一副仰视的姿态。
记得从报纸上看过到一则调侃,说是一个西安人到北京去办事向一个北京人问路,北京人礼貌热情地向西安人讲了该怎样走。等西安人已经走出去老大一截了,北京人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赶紧追了过来,很关心地向西安人问了一句:”西安人民此刻还好吗?”西安人本以为是北京人刚才指错了路,才忙不迭地追了过来,可他实在不曾想北京人会撂出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至此,西安人默然了。
西安城里,当年有四个紫禁城大的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大明宫如今早已成为过眼云烟,只留下了一个遗址公园供人怀旧。倒是明城墙和护城河较为完整地留存下来,立秋后的天气已没有了炎炎夏日的蒸腾暑热,晨曦中青灰色的城墙显得古朴厚重。我从东到西依次走过尚勤门、尚俭门和尚德门,城墙边的长乐园、安远园里有一些或年长或年轻的男女在晨练,有跑步的,有快走的,有练太极的,有耍大刀的,还有一位穿唐服的老者在遛鸟,精巧雅致的笼子里几只漂亮的鸟儿叽叽喳喳的闹个不停。故都人的表情里特有的气定神闲、恬淡自然与喧嚣繁华的现代都市有机地融为一体,千年时光流转中积淀的厚重与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快节奏谱出了和谐乐章。
这时,我注意到城墙上有些或横或竖的裂缝在青砖白灰间或深或浅地开裂着,在横缝和竖缝的交叉处还打着”补丁”,裂缝的下方钉着一块”裂缝观测点”的牌子,说由于日久天长的风吹日晒雨淋的自然侵蚀或城墙的不均匀沉降,城墙上出现了一些或横或竖的裂缝,而尤以横裂缝对城墙的危害最大。是啊,时刻的本质是改变,又有谁能够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而颜色不改,风华依旧。即使是固若金汤、坚如磐石的明城墙亦在时光老人面前不断地消解着自己,城墙由于岁月的磨洗而变得沧桑厚重之时,亦使其筋骨变得不再强健,形神不再兼具,可谓形已远而神尤似。[由Www.DuanMeiWen.Com整理]
西安,昔日的长安,泱泱中华的帝都,在历经周秦汉唐”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王朝兴衰更替的转换中,亲历并证明了过多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崩乐坏克己复礼,烽火诸侯一笑倾国,立木取信道不拾遗,图穷匕见血贯长虹,合众连横一统于秦,功如丘山名传后世,焚书坑儒指鹿为马,仁义不施攻守异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祸起萧墙骨肉相残,民可载舟亦可覆舟,李杜诗词颜柳书法,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的或繁华或落寞后,像是一位以前沧海难为水的超然之士,又像是一位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物外之人,认为只有舍去浮华喧嚣,才能拥有清静自在,或认为寂寞嫦娥舒广袖,高处不胜寒,只有褪尽凝脂,素面朝天方显其本来之美,五代十国之后,陈桥驿兵变,自此京师便移出西安往东而渐次为开封、杭州、南京、北京。历经十三朝的西安终结了帝都生涯,不再是华夏中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屈尊降格为区域中心城市或省会,其影响力和知名度亦不可比之往昔,更由于在改革开放后,在中华版图上构成的东、中、西部的三分格局,地处西北内陆的西安在常人的视线中更有边缘化之虞。
或许正是基于此,才有了北京人之一问:西安人民此刻还好吗?时刻始终是一位公正的智慧老人,正像明代大家袁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训》中指出的,六十岁的人对五十岁的人说,你那点事儿还叫事儿吗?而八十岁的人又对六十岁的人说,你那点事儿还叫事儿吗一样,历经岁月淘洗而更显雍容端庄的西安总是能让我们从中得到文化的滋养和智慧的启示。qq个性签名
8月20日是传统的七夕节。在21日的《西安晚报》上,我看到了有关当地的一些七夕活动的报道。原先只是大概知到七夕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而后便人云亦云地理所当然地将这一天看作了中国式的情人节,而晚报上溯本求源的说法对此给出了不一样的阐释。据说七夕最初与感情毫无关联,只是对纺织女神的神往。投射到现实中,同样是或许于今而言,物质的长安,政治的长安均已无声无息地渐行渐远,而文化的长安不管是过去、此刻还是将来都会永远在路上,且将走得既久且远。还记得今年五月份,印度总理莫迪访华,习近平主席在西安迎候贵宾时的”放吊桥,开城门,迎贵宾”的隆重的传统欢迎仪式上,莫迪亦被中华文化和华夏礼貌深深感染并深表认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朝阳映衬下的钟鼓楼更显其神韵和丰姿,我静默伫立久久凝望。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西安——昔日古长安、富贵霓裳地,我永远把您仰视。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李艳兵,笔名报春,20世纪70年代中期生,长治市郊区嶂头人,研究生学历,历史学硕士,律师、翻译、学者、行者,奉”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为座右铭,笃信”生命在于户外,学习使人年轻”。
有一种沉重叫相逢西安,我想对你说无花无酒度清明好从来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豪言壮语
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