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无悔岁月写忠诚.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悔岁月写忠诚.doc

无悔岁月写忠诚   背景导读:《忠诚》是安徽省泗县拍摄的一部人物专题片,讲述的是泗县丁湖镇大桥村党总支书记陈作凤虽年事已高、身体残疾,却依然牢记党员职责、坚持奉献的感人事迹。笔者在大桥村拍摄陈作凤的两年期间,一直沉浸在感动之中,感动于他的艰辛,感动于他的执着,更感动于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初识“老骥”   在大桥村,我终于见到了慕名已久的陈作凤。之所以说慕名已久,是因为早就听说他虽然七十多岁了,却仍肩挑重担,做着大桥村的当家人,而且这个家一当就是43年。这说明,组织和村民对于他,是多么的信任。更可贵的是,他年轻时就身患残疾,却一直拖着病躯为村民奔忙……这就更不容易了!带着敬意,我和陈作凤见面了。   面前的他,虽然难掩老态,但仍带着一股干练和爽利的劲儿;而额头上一道深深塌陷的伤痕,让我忍不住好奇端详。看到我的眼神,他宽厚地笑了笑,敲了敲这道痕印:“这里面是块钢板!”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四十多年前我就是这儿的书记。有一年我追赶盗窃粮食的贼,被对方一锄头打在了这儿……”“那太危险了!”“颅脑粉碎性骨折,已经很难救活了,”说到这儿,他忽然声音拔高了,“是党救了我!那会儿医疗条件差,组织上就一直把我送到了省里,用尽了办法,硬是把我给救回来了。当时我就发誓了,命是党给的,这一辈子就要听党的话!”我敬佩地望着他,从那话里读懂了两个字――忠诚,手中的摄像机,自然地把他这激动的神情保存了下来。   安顿下来后,我仍为这次初见而难以平静。陈作凤让我想起了曹操的《龟虽寿》中那句名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的,他就是“老骥”,对党的忠诚让他夕阳虽晚自奋蹄。   “陈老忙”的一天   在大桥村呆久了,和村民们接触越来越多,从他们的口中,我得知了陈作凤的一个外号――“陈老忙”。于是,我决定,要自始至终拍摄他的一天,看看他到底有多忙。   早晨还不到5点,天上残星刚刚隐没,我就按照约定来到了陈作凤的家门口,而他早早就站在那儿整装待发了。出了村,当走到一块挂着“党员试验田”牌子的地头,他停了下来,骄傲地指点。我好奇地问道:“为什么会挂‘党员试验田’牌子呢?”“原本村里种的都是粮食,也不挣钱。我就向县农技局请教,引进了良种。可种惯了粮食的老乡们不干啊。”“那怎么办?”“党员来带头!我让党员们都在自家田里划出一块‘党员试验田’,党员干给群众看!这不,现在村里都用上良种啦!”这句“党员干给群众看”深深触动了我,虽然算不上豪言壮语,却表现出了他时刻不忘树立党员模范作用的觉悟!我对着那块牌子,来了个长特写。   在地里忙完,已经是8点多了,顾不上吃早饭,他急匆匆地到了村部,和班子成员研究生产计划,只见他时而凝神倾听,时而认真发言……转眼到了中午,吃罢午饭,本以为他会小憩一下,不料他又去看村里的水渠了:“想要丰产,水利就不能松懈。”顶着日头,他俯下身子看看淤泥有多少,又量量水流有多大……到了晚上,各家的炊烟陆续升了起来,他才结束了一天的奔波。到家后简单吃过饭,我们原打算收工以免影响他休息,可他却点起了小台灯,又研究起下一步还要引进啥良种。看着他挑灯夜战,我不忍心打扰他,只有举起摄像机,把灯光下他沉思的神情记录下来,长久舍不得按“STOP”……   陈作凤的一天,就这样在我的镜头下度过……后来我向副书记郭贤鹏了解到:如此的忙碌,其实已是常态。 “多少个年三十、年初一,陈书记都不休息,踩着积雪一瘸一拐的,我心疼得都直流泪。可他说:‘既然入了党,就得听党的话,一心为老百姓办事!’……”听到这儿,我悄然落泪了。从陈作凤的话中,我真切感受到了党员对组织的忠诚;这句话,真应该让更多的党员来听一听,从而深刻记住,什么才是党员的奉献情怀。   吃婚席   拍摄的时间越久,我就越觉得陈作凤为了大桥村,简直是在拼命。我好奇地问他:“这么大年纪了,是什么支撑着你还这么拼?”他认真地回答:“我的力量,是来源于群众,来源于组织。”这句话,乍听起来,似乎像官话套话,但细细琢磨,作为一名“不耍奸”的老党员,他的这句话,让我由衷信服。   这一天,阳光明媚,我照例准备跟拍陈作凤,不料他却喜气洋洋地告诉我:“高干部,今天咱们去吃婚席。”原来,今天村里的陈作云家办喜事,而无论谁家有红白事,他都要早早到场的。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四十多年。   到了陈作云家,村民们不断地打招呼:“陈书记来了?快抽烟。”“陈书记,我家今晚包肉馅饺子,你一定要来啊!”……张张笑脸,充分说明了他们是如此期盼老书记能分享自己的所有幸福。陈作云两口子满脸喜气迎出门来,扶着老书记的臂膀请进楼房内。看到我的摄像机正在拍摄,陈作云高兴地说:“要不是老书记,我们家真住不上这三层小楼,更过不上这比城里人还幸福的日子。”前来贺喜的人们哄地笑了起来:“当时拆旧房的时候可是你最不配合噢!”陈作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