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错解】 B、C、D 【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而德国和朝鲜问题是世界大战和国际因素造成的,需要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我国政府强调台湾问题与德国、朝鲜问题不同,根本目的就在于阻止外国干涉台湾问题。 【正解】 A 【易错诊断】 (1)从成因上看,德国分裂和朝鲜半岛分裂是“冷战”的产物,是外国干涉所导致的国际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这就决定了台湾问题的解决与德国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不可以用同一种模式。 (2)从性质上看,两德统一、朝鲜半岛统一都属于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统一;台湾问题则不同,因为台湾始终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不是独立国家。 (3)从统一的方式上看,两德统一、朝韩谈判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对等谈判,而台湾问题的解决则是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平等协商,是在“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和平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 随 堂 练 习 解析:“尊重台湾的现实”“某些制度可以不动”,表明A项正确。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可以采用和平方式解决中国内部问题,结合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形势,海峡两岸关系有所缓和,这是“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之一,故A项正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财富》预言“香港已死”到《时代》否定《财富》的预言,承认香港繁荣发展,从根本上说明了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故本题选C项。 答案:C 解析:从“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等信息可判断该材料出自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答案:A 解析:材料中陈香梅女士对蒋经国的建议是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答案:A 材料二 “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的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香港和澳门分别于哪一年回归祖国?其回归有何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 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图文材料考查祖国统一问题。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港澳回归并且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说明“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成功的;关系则要从“一国两制”提出的原因和实践来回答;认识言之有理即可,但要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角度来分析。 答案:(1)时间:香港回归是1997年,澳门回归是1999年。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2)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系:“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首先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并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借鉴。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的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 高 考 演 练 解析:本题考查台湾问题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等信息说明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故D项正确。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正式确定于1979年,故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确立于1954年,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的外交地位仍然很低,故C项错误。 答案:D 课 时 作 业 (点此链接)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六单元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第六单元 目 标 导 航 2 自 主 预 习 3 课 堂 探 究 4 解 题 培 能 5 误 区 警 示 6 随 堂 练 习 7 高 考 演 练 8 课 时 作 业 9 情 境 导 入 1 情 境 导 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余光中的这首诗情深意切,诗中把祖国大陆与台湾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不仅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更表达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渴望祖国大陆和台湾早日实现统一的强烈愿望。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的潮流,那么,中央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来实现国家统一呢?学习了本课相信你会有所了解。 目 标 导 航 1.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