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新品牌形象设计.docVIP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新品牌形象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新品牌形象设计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新品牌形象设计 1890年7月29日傍晚,梵高举枪自杀,死前他曾哀叹:苦难无尽。 不知道梵高这句话,是对他自己的人生,还是对这个世界所发出的感叹。 但此时,至少我们可以一首由美国民谣歌手Don McLean为纪念梵高而作的优美歌曲伴着我们读完此文,歌曲名为Starry Night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 )于1973年建成,收藏着梵高超过200幅作品及他个人的书信,每年有超过150万参观者光临,是荷兰最多人参观的博物馆(在全球排名第23位)。据说该馆常年播放着这首Starry Night的歌曲。该博物馆最近引入了新标志,新标志由当地的 Koeweiden Postma设计公司设计。 熟悉梵高作品的人都知道,歌曲名字来自梵高的一幅同名作品: (1889,星夜) 该博物馆的新形象采用了很多梵高的东西作为辅助及应用元素,包括那些充满特色的漩涡状笔触,他后期常用的黄及蓝色,并且在应用中还引用了他书信中的一些句子来构成。根据该馆的新闻报道: 我们新的形象的正方形的灵感来自该馆的里特维尔德式建筑,它就象是一个印记,我们希望将梵高的“品牌”的名字放上去,其“纹理”图案——我们公司新形象的一个元素,象征着梵高的那种特色的笔刷。 我们还通过引用梵高的一些句子使品牌形象象是在传达一个故事,如“绘画于我来说就象是一场梦,“我在绘画中希望能传达出一种让人慰藉的东西,就象音乐一样”。 黄蓝是图案的主色调,下方为延伸色调 我们可以看到,其所说的那种笔触,在上述《星夜》一画中我们已经可以充分感知,它象是一种不甘于沉沦的对抗,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也更是梵高内心的激情及挣扎的真实写照。 但这种风格只是在梵高后期作品中才大量呈现,在早期,在他拥抱色彩之前,并不是这种风格: (1885,吃土豆的人) 《吃土豆的人》是梵高第一幅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品,带着其故乡荷兰北方的阴暗风格。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笔触还略带笨拙, 但却可以看到这幅作品看到后期一些风格的影子。梵高受到米勒的影响,歌颂底层劳动人民,画中的人物,似乎显得肮脏,但他们在吃土豆的时候,表情是如此的庄 重虔诚,让人看到米勒的《晚钟》的影子,也是对当时热衷于画“迷人乡村风景画”的画坛的一种对抗。 梵高绘画前,曾做过传教士,他对“拯救灵魂”的工作非常入迷,经常与那些贫苦大众在一起,甚至因为同情矿工,出于人道关怀,与矿工一道下井工作,还曾收留过一个一贫如洗的妓女,由于工作过于“狂热”,当地教会辞退了他。 梵高从未接受过严格的学院派绘画训练——这对于他个人来说是不幸的,因为这使到他的画作在当时并不受人欣赏,但对我们后人来说却是幸运的,正是因为只随着体内流动的热情来绘画,才为我们开启了另一扇艺术之门。 但其实,梵高自己也是一贫如洗,一生都依靠他的弟弟提奥的资助。他的书信大部分都是与提奥之间的通信,他的弟弟日子过得挺滋润,在巴黎做着画商的生意,梵高在绘画后经常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他弟弟,但都无人问津。梵高虽然患有精神病,但在与他弟弟的通信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梵高其实是一个思维严密、思想清晰的人,在被教会辞提后,他阅读了大量的雨果、狄更斯等著作,并对当时的各种文学作品在信中发表了相当有深度的评论。但文字已经不足以表达他的思想,于是他拿起了画笔,那一刻,他已经将近三十岁了。 播种者 在《播种者》一画作,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模仿米勒的同名作,但梵高与米勒的作品完全不同,图中的播种者,象是走在一条星光大道上,地面波光粼粼,象是耶稣走在水上的样子,呈现天堂般的美好。 梵高后来去巴黎找他的弟弟,在法国,他经历了一段“学生”经历,因为他认识了印象主义的画派,于是他开始认认真真地画一些当时主流的印象画派风格的绘画。这段经历对梵高是重要的,色彩这个精灵开始在他体内发酵。在当地,他还认识了另一个边缘画家高更。高更曾经当过股票经纪人,后来炒股失败,于是便来个优雅的转身开始绘画创作——不知道中国的股市有没有造就出几个画家出来,按理应该是不少的。高更后来更是在南太平洋一个小岛上渡过了余生。 1888年,梵高厌倦了巴黎的生活,来到了法国南部阿尔。梵高与当地的向日葵一样,终于迎来了阳光。 (向日葵) 向日葵象是一个药引,引出了梵高体内那骚动不安的能量。在这里,他绘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作品,那些起伏的山石,翻滚的麦浪,扭卷的云团,画中,无论是静物还是风景画,其颜色及笔触都如火焰般跳动。 (1890,麦田群鸦) 《麦田群鸦》蔑视了一切传统风景画的绘画规则,它没有透视,没有纵深,没有所谓的消失点,事实上,我们的眼睛只是随着他的笔触及色块在翻滚。它或许就是一张梵高的心灵地图,大胆的颜色,黄蓝补色对比所带来的冲击力,既给人一种压抑,但同时又带来一种极大的喜悦。这

文档评论(0)

sd47f8c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