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民族民间舞个性与共性并存.doc
中国民族民间舞个性与共性并存
[摘 要]我国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孕育出瑰丽多姿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从自娱自乐的民间表演、到华丽的舞台表演,再到规范的课堂教学,民族民间舞蹈得到了各个方面的粉饰和升华。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民族之间相似的部分得到或强化或淡化的变动,在当下讲究资源共享、民族大融合的社会,如何保持和彰显鲜明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将成为亟需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藏蒙舞蹈特征 民族民间舞艺术个性与共性 舞蹈教学
在我国广袤雄丽的疆土上,因自然条件的复杂多样,多彩的民族文化如同繁花般灿烂绽放了上千年。在这长期的文化沉淀、社会发展过程中,孕育出瑰丽多姿的民间舞蹈表演艺术,并从初见规模,到广泛流传于本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区域内,逐步形成民间舞蹈教学与表演体系。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人口459万。 藏族自称“博巴”,意为农业人群,是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一个农业部落。两汉时属于西羌人的一支,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元明称“西蕃”,明代称西藏为“乌斯藏”,清代称“唐古特”,“藏番”。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由中央管理的三新宣尉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族地区。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民主改革结束了这里的封建农奴制度。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从1950年至1965年,先后建立起12个藏族自治州、县。 藏族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现行藏文是7世纪初根据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480.6849万其中云南有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通海蒙古族从祖国西北大草原来到云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凤山脚下,已有740多年的历史。700多年来,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凭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把杞麓湖之滨、凤凰山之麓建设成了鱼米之乡。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而在当前的舞蹈教学与表演中,稍有疏忽往往就能够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况,本文就曾在某些文艺表演中看到过一些舞蹈出现“穿错衫”的现象:明明旋律节奏属于藏族音乐,或者是歌词明明体现的是藏族文化,却配以蒙古族的柔臂和马步,让人哭笑不得。虽然这种情况以发生在业余团体的表演见多,不过一些专业表演团体也会闹出乱套动作、混淆风格的笑话,这不由得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在当下讲究资源共享、民族大融合的社会,究竟应该是同化还是该彰显鲜明本民族的艺术特色特征?答案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一、藏蒙文化和艺术存在共性
在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历程中,因居住地域临近、互相来往交流频繁、民族迁徙等情况,也曾发生过文化互相影响、融合或同化的现象,形成不同民族中彼此相似的艺术特征,或者是产生新的艺术形式。例如维族和哈萨克族同样保持着挺拔高傲的舞蹈姿态;黎族、苗族、彝族的舞蹈中都有跳颠的脚下动律;满族的“萨满舞”和汉族的“傩舞”同样是佩带着慎人面具的舞蹈;以及风格截然不同的蒙族和藏族在音乐舞蹈艺术上也或多或少有着一些相似的艺术元素。
藏、蒙是我国两大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部高原和北部草原地区,在我国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如青海)还存在两个民族共同居住的现象,它们都是以游牧作为主要生产方式。因此它们的舞蹈和音乐既有独树一帜、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鲜明色彩,又因其地理位置的临近存在共同性。
例如随着时代发展,蒙藏的民俗音乐受到当代流行音乐的影响,开始以民族流行音乐的姿态萦绕在我们耳边。如我们熟悉的凤凰传奇、刀郎、降央卓玛等少数民族歌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时代职业英语》教学资源_传媒英语_Unit_6_.pptx VIP
- 中医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VIP
- 超声中信号处理.ppt VIP
- 《新时代职业英语》教学资源_传媒英语_Unit_7_.pptx VIP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新时代职业英语》教学资源_传媒英语_Unit_9.pptx VIP
- 宝钢质量管理经验.doc VIP
-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2025-2026学年初中主题班会优质课件.pptx VIP
- Kuka控制系统 KR C5安装指南.pdf VIP
- 学习2025年《初中初三开学第一课》.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