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配合海特光治疗带状疱疹肝胆湿热证60例.doc
中药配合海特光治疗带状疱疹肝胆湿热证60例
摘要:观察中药配合海特光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对45例肝胆湿型带状疱疹以龙胆泻肝汤为基础方,配合海特光治疗,根据实验室检查及患者临床表现化裁内服方及外用光疗进行治疗。中药配合海特光治疗带状疱疹肝胆湿热证疗效显著。
关键词:带状疱疹;肝胆湿热证;海特光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火丹、蛇串疮、串腰龙、蛇丹,中医称之为蛇串疮,是一种常见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水生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肝胆湿热型为临床最多见的一型,龙胆泻肝汤是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常用方剂,具有一定的疗效。海特光为具有深部穿透力,可达表皮组织病灶10cm,其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目前尚无二者联合使用治疗带状疱疹研究报道,笔者近年来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海特光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带状疱疹患者60例。
1.2病例选择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订,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6.25±7.25)岁;病程2~13(3.97±1.13)d;皮损分布于腰腹部11例,腰背部8例,骶部6例,四肢5例。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9.20±7.30)岁;病程3~14(4.29±1.12)d;皮损分布于腰腹部11例,腰背部10例,骶部5例,四肢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带状疱疹诊断标准[2]标准。
1.2.3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带状疱疹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蛇串疮(肝胆湿热型)疾病诊断标准者。②新发病例及复发病例。③年龄在18~90岁。④无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或全身衰弱者,无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者,无结缔组织病、血友病及出血倾向的患者。⑤受试者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4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②带状疱疹处于后遗神经痛期。③试验前1w内使用激素或非甾体消炎药者。④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肝功能(ALT)超过正常值1倍以上者,肾功能(Cr)异常者,精神病患者。⑤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两种及两种以上食物或药物过敏者。⑥近4w内作过手术及合并出凝血功能障碍者。⑦近1个月内参加其它临床试验者。⑧合并智能障碍配合欠佳者。
1.2.5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的标准
1.2.5.1剔除 不应入组但已入组的受试者应予剔除,包括:①误纳,治疗过程中接受其他治疗方法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等现象,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者或治疗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而不能坚持接受治疗者;②误诊;③无任何记录者。
1.2.5.2 脱落 已入组但未完成临床方案的病例,包括:①因各种原因患者自行退出治疗或死亡者;②失访;③依从性差,未按正规方法用药者;④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特殊生理变化,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者。
1.3治疗方法 给予海特光治疗,方法:裸露患者病灶区,同时不得有衣物覆盖,将海特光500H方向杆对准病患部位,接通电源,确认电源接通后将机身下方黑色按钮按至0档,设定照射时间为1次/d,30min/次,3~5次显效,7次为1个疗程。选用中药汤剂为龙胆泻肝汤,处方:龙胆6g,车前草15g,黄芩10g,栀子10g,当归10g,丹参10g,泽泻10g,生甘草6g等加减,若皮损疼痛明显,可加延胡索10g、忍冬藤15 g、川楝子10 g、全蝎2 g等以止痛;热毒症状明显者,连翘10g、大青叶15g等以清热解毒;发在头面部者,颜色鲜红,自觉疼痛,可加银花10g、连翘15g、紫花地丁10 g、蒲公英10g等以清热解毒。口服中药汤剂1剂/d,水煎至400 mL,分2次口服。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0.2g,5次/d;双氯芬酸钠双双释胶囊75mg,1次/d;肌注维生素B1注射液0.1 g,1次/d;外用阿昔洛韦软膏。两组疗程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止疱、结痂、止痛时间及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期间,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多饮水,加强营养,禁烟戒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温凉适中,避免过激,生活有规律。
1.4观察指标 ①止疱时间:治疗开始到无新水疱出现的时间。②结痂时间:每位患者用药后无新发皮疹且皮疹广泛结痂的时间。③止痛时间:记录患者用药后疼痛消除的时间。④不良反应:观察记录治疗前后有无不良反应。
1.5疗效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临床疼痛体征消失,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