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赋中香草美人意象与《诗经》比兴的传承关系.docVIP

屈赋中香草美人意象与《诗经》比兴的传承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 言 我们都知道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也是一位爱国诗人,是前文学史时期第一个文人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第一个浪漫主义诗歌流派,完成了第一次诗歌形式的解放和改革。我们至今还特地以一个端午节来纪念他,讴歌他。然而,笔者认为,他对后世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建立了一个香草美人象征传统。 屈原如此伟大,然而,流传于世的作品并不多,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屈原赋有25篇,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认为,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共25篇。至于《招魂》,一种观点认为作者是是屈原,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古今学者从此说者有刘勰、蒋骥、郭沫若、游国恩等;另一种观点认为作者是宋玉,王逸在《章句》中说:“《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古今学者从此说者有朱熹、王夫之、陆侃如等。《大招》的作者,也是众说纷纭。王逸《章句》说:“《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这说明到东汉时《大招》的归属已搞不清楚。而后世考证,《远游》是一篇具有游仙色彩的诗作,甚至采用了后世之典故,跟屈原的思想相差甚远;《大招》显然是对《招魂》的模仿,《卜居》、《渔父》是后人为纪念屈原而作。基本可以肯定,这些都不是屈原的作品,《九章》中部分诗篇,如《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也曾遭到质疑,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还是认为《九章》为屈原所作更为适宜。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屈原作品,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这几篇为主,从中浅剖析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对《诗经》的传承。 细细品味屈原的这几篇作品,不难发现,无论是以自我抒情为主的《离骚》,还是祭祀短歌作品《九歌》,不仅明显具有楚国地域风格,还深受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说是方方面面,无论是句式,还是语言,抑或是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尤其是在其香草美人这一象征系统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就从香草美人这一点上,从屈赋和《诗经》中的香草美人对比中,试着探讨其对《诗经》比兴的传承,并简单地论述香草美人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屈赋中的香草美人意象 (一)、屈赋中香草美人的含量 1、屈赋中香草美人的数量 屈赋中,无论是最负盛名的《离骚》,还是诡谲神秘的《九歌》,抑或是“发愤以抒情”的《九章》,无不是以香草美人作为象征群体构成的一篇篇色彩斑斓的草木世界。据统计,《离骚》373句中出现香草的句子共有42句,直接或间接涉及美人的句子有4句,所提到的香草种类有26种。《九歌》十一篇作品中,出现香草的句子有35句,其中的香草种类有16种。《九章》中,出现香草的句子共有18句,香草种类有16种。 屈赋中有些作品还交叉融汇地使用香草与美人的意象,如《九章》中的《思美人》: 思美人兮,揽涕而伫眙。 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 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 原寄言於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 高辛之灵晟兮,遭玄鸟而致诒。 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 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冯心犹未化。 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 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 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时。 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揽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 解扁薄与杂菜兮,备以为交佩。 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 吾且儃佪以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 窃快在其中心兮,扬厥凭而不俟。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 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 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 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原及白日之未暮也。 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全篇不仅以思念“美人”的形式,寄托自己对君王的希望,渴望得到楚王的信任和理解,而且作者将自己比作喜欢佩戴香草、追求高洁品质的“美人”,“揽芳茝、搴宿莽、解扁薄与杂菜,君主并不赏识,诗人只得发出吾谁与玩此芳草的慨叹。将芳草比作媒人,令薜荔以为理、因芙蓉而为媒,欲通过这些媒人而向美人求爱,但又缺乏勇气 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政治斗争的双方。把自己比作拥有美好品德的女子,跟谗佞的小人相对。另一方面喻贤人或贤王。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以美人迟暮来警惕君王要趁早

文档评论(0)

学术无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