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科护理常规-1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骨科护理常规-1解读

目 录 1、骨科手术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 ----------------------- 2 2、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常规 ----------------------- 3 3、牵引病人的护理常规 ----------------------- 4 4、脊柱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 5 5、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护理常规 ----------------------- 6 6、颈椎病人的护理常规 ----------------------- 8 7、关节镜手术病人护理常规 ----------------------- 9 8、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护理常规 -----------------------10 9、断肢(指)再植病人护理常规 -----------------------10 10、脊柱结核病人护理常规 -----------------------13 11、截瘫病人护理常规 -----------------------13 12、高位截瘫病人护理常规 -----------------------14 13、上肢骨折病人的护理常规 -----------------------15 14、下肢骨折病人的护理常规 -----------------------16 骨科手术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心理和社会状况,有无焦虑和恐惧心理及后顾之忧。 2.评估患者身体状况,除骨科疾病外有无其它内脏器官疾病以及并发症。 [术前护理] 1.皮肤准备:手术范围内皮肤备皮(即将毛发及汗毛剃净)。生活能自理者自行洗浴;对于生活不能自理者,应为患者进行床上擦浴。应注意保暖,避免患者着凉。 2.完善常规检查,遵医嘱做药物皮肤敏感试验。 3.除局麻患者外,手术前一日晚10时后禁食,12时后禁水。 4.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方法、治疗的效果、疾病的预后,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5.向患者介绍术后疼痛的解决方法及术后伤口引流管的放置时间体位。 6.根据患者病情制订功能锻炼的计划,于手术前讲解或教会患者。 7、更换被服,做好术前床单位准备。 [术后护理] 1.将术后患者用足够的人力,平稳地抬上床,注意手术肢体要有专人保护。 2.卧硬板床。 四肢手术,应平卧位,抬高患肢,利于血液回流,减轻水肿。 脊柱手术,应平卧位,保持脊柱平直,按时给予轴向翻身。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监测体温和血压变化。 4.密切观察伤口引流管是否通畅,以及引流量,色及性质。 5.密切观察患肢感觉、运动、血液循环。 6.术后伤口疼痛,应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7.骨科手术一般10~14天拆线。 8.不同时期给予不同的功能锻炼。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及早行功能锻炼,目的是恢复肢体功能,防止并发症。 一般锻炼分为三期: 初期:术后1周,协助其做远端关节肌肉的活动。 中期:根据病情、手术方式、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时间。 后期:术后2周拆线后,加强对症锻炼,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2.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患肢关节制动),可使用牵引床上拉手,抬高躯体,避免压疮;增加肺活量,促进循环,防止肺部感染;按摩肌肉,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 3.出院后按时复诊,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石膏固定的效果,有无变形,有无污染。 2.评估患者石膏固定后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即有无肌肉萎缩;有无血液循环;有无压疮。 [护理] 1.未干石膏的护理: 促进石膏干燥:石膏完全干固前容易发生断裂或受压引起凹陷变形。为了促进石膏迅速干固,夏天可暴露在空气中,不加覆盖;冬天可用护架烤灯烘烤。 石膏未干前搬运患者时,须用双手掌托起以防止石膏凹陷、变形、折断及肢体局限性压迫。 保持石膏完整:不要按压石膏或将石膏固定的患肢放置在硬物上,防止产生凹陷,压迫皮肤。抬高患肢时,应托住主要关节以防关节活动引起石膏断裂。 抬高患肢:石膏固定后应让患肢高于心脏水平,这有利于静脉血及淋巴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观察肢端循环及神经功能:若患者主诉固定肢端疼痛或跳痛、麻木,检查时发现肢端出现紫绀、温度降低、肿胀,可能预示着血液循环障

文档评论(0)

22ffbqq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