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忆中的“体元堂”.doc
记忆中的“体元堂”
作者简介:毛素梅,祖籍云南大姚。从事医务工作,业余写作。作品散见报刊杂志,曾有诗作入选《诗刊》,云南省作协会员,楚雄州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出版个人散文集《寂寞堇花开》《樱吹雪》。
提起“体元堂”,现在的姚安人,知道的已经很少了。可是解放前,那可是姚安主要的医疗机构。为守护姚安人的生命和健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姚安的医疗卫生史上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页。
解放前的姚安城以十字街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形成东、南、西、北四条街的小县城,四条街的尽头都有城楼,下面有城门洞,洞口有两扇厚厚的城门,四个城门之间都筑有城墙,城墙之外是护城河,护城河两岸长满了许多树,柳树居多,故有“绕城烟柳”之称。这样一个城池因形似荷叶,故姚安又称荷城。城门原系五门,因杜文秀回族起义炸了大南门,所以变为四门,这样一个封闭的城池,城门一关闭,很容易防守。
记得解放前夕,边纵八支队攻打姚安城,由于整个城池完整,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打了几天都未能攻下。那几天人心惶惶的,但我们这些小孩子倒觉得有几分乐趣,因为卡兵枪“咔――扑”和机关枪“哒哒――哒哒”的响声,非常好听。
我们家住在城池的正街,离十字街很近。房屋坐向是坐东向西的大药房,字号“体元堂”,据说到我爷爷他们这一代,是第五代行医了。
民国年间在《体元堂》坐堂看病的是大爷爷周室辅(字鼎臣)和三爷爷周室禄(字功臣),他二老的名气可大了。我小的时候就听姚安人叫爷爷周太医,有的又叫周医官。据考证,周太医的叫法从光绪年间就延续下来,未改口。而周医官的叫法是民国初年,县政府任命三爷爷周室禄为“姚安县牛痘讲习所”所长(有红底金字木匾一块),所以人们叫他周医官。
“体元堂”在姚州一带名气很大,也相当气派。大药房门的两边窗台上摆放着石狮子,门前竖立着一条石凳,便于上马出诊。大门前有几级石阶,一走进堂屋有两条长椿凳,是供病人坐的。墙上挂着一副很有意思的对联“病情恶疾容易治,人心奸诈最难医”,横批是“治病救人”。堂屋的顶上悬挂着许多中药包,堂屋的两侧是高大的药柜,进屋的右手边也是高高的两个黑色的长柜。堂屋东面放着一张矮一点的诊脉桌,两位爷爷就在这里给病人看病,开处方,抓药。堂屋的南面药柜一侧,坐南朝北,供奉着一尊药王菩萨,菩萨的面前有一个小香炉。爷爷,奶奶们每天早晨都要向药王菩萨敬香。来看病的人们有的向药王菩萨作辑,有的还跪拜,乞求药王菩萨保佑,药到病除,清吉平安。
两位爷爷看病继承了先辈们长期积累的宝贵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堪称典范,三爷爷独创的小儿指诊疗法,在姚州是出了名的,赢得了广大病患的交口称赞。许多病人康复后为感谢爷爷的救命之恩,送来了很多金字牌匾“五世之医”“妙手回春”“在世华佗”“医德长存”等,门的右侧方,则挂着政府颁发的“姚安县牛痘局”,红底金字的竖匾。
“体元堂”有个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治病救人,实行人道主义,收费实行富人多收,穷人少收或不收。
记得有一天下午,一个男子急匆匆的跑进诊室,着急的进门就喊:周太医呀,请你到我家去给我娘看看病,求求你了!大爷爷问明情况后,转过身来向三爷爷交待了几句,很快带上急诊箱,骑上马,跟来人往前场方向奔去。前场离姚安大约40华里,大爷爷看完病后,返回时西边的太阳都要落山了。大爷爷顾不上吃饭,与三爷爷商谈出诊病人的病情,共同研究出了一个处方,马上抓了两付药让那个男人火速赶回去,煨给他老母亲吃。
过了几天,那男子面带笑容的到“体元堂”,一进门就作揖,说他母亲吃了周太医的药,感觉好多了,请周太医再抓一副药给他,让他母亲再调理调理。大爷爷听后,调整了原先的处方,又给他抓了一付药,让他带回去。真是药到病除,男子母亲的病医好了,老太太又一次上县城赶集,还特意带了些土特产到“体元堂”致谢。
听长辈们说,在民国年间某一年的冬春季节,姚安地区流行一种传染病。这种传染病传染性很强,死亡率高,凡是接触过的人,都会传染。当时,姚安县政府的官员到体元堂,和大爷爷,三爷爷商谈疫情,要体元堂出面,联络几位医生,去查看一下疫情。
次日,三爷爷就邀约了几位医生,马不停蹄的奔赴疫区,查看疫情。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这种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只要接触过都会传染。初起病人为发烧,然后全身出现暗红色的皮疹,触摸有坚实感,周身奇痒无比,过两天就成为脓血疹,愈合结痂期如果搔抓,皮肤就会留下疤痕,俗称“麻子”,病程大概二十多天,有的病人死于难以控制的高热和感染。这种传染病最后确诊为“天花”。
回到县城,三爷爷向县政府汇报了调查结果,县委领导就指派他到省城卫生部报告姚安部分地区发现“天花”疫情的情况。
三爷爷星夜赶往省城昆明,省上的卫生官员指示,此种传染病必须以预防为主,并以省卫生部门的名义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