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分析」讲义.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人物分析」讲义

「歷史人物分析」講義 進度:第二十六講 主題:吳燕和(人類學家) 參考書目:吳燕和,《故鄉.田野.火車:人類學家三部曲》(臺北:時報出版公司,2006年5月初版一刷),279頁。 講義下載網址:.tw/pweb/index2.php?pid=234 序曲 人生就像火車,一站過一站,我出生南投,但每回臺灣都是小停,還沒看清四周,便悄悄開始行動。這本書寫我如何成為人類學家,從南投第二國小到臺中二中,回想我的成長歷經日治文化的殘存、臺灣蛻變的鄉鎮文化、族群匯集的臺北文化、臺中軍眷區的難民文化,進入臺大的學院文化。 在不同文化中,我都能自在生活,扮演文化中一分子,也是這是我日後熟練表現人類學家的本領。家庭不幸遭遇,帶給我痛苦與掙扎,但反養成我自信、幻想不受限制,養成人類學家冷眼觀察外在世界的樂趣。 這本書是我從1998年動筆,兒時經歷仍歷時經歷仍歷歷如新,看了薩依德自傳後才瞭解童年對一個人的重要性,薩依德的父親早就是美國人,從小在開羅唸英語貴族學校,畢業於哈佛大學。卻解構歐美東方學家所代表的東方,跟實際社會毫無關係,只是帝國主義為了統治東方而營造出想像中的東方。此書在1980年代後全盤轉變歐美亞洲研究學界的思考方向,保守政客受不了如此嚴厲批判,認為薩依德是為巴勒斯坦復國的偏激知識分子。臨老的薩依德卻寫出一生放逐異國的感傷和情境,他懷念的耶路薩冷已成為以色列的聖地,是巴勒斯坦人永回不去的故鄉。他是歐美文化的菁英,卻一輩子背著過客的情懷,於是我心有戚戚焉。 人類學家是永不停歇的旅人,一是半自願放逐的旅人,一是思想之旅,經常放下自己文化思考方式,學習被研究的「土人」的思考模式。 第一部:南投故鄉 1946年,6歲的我從北京回到南投,祖母照顧我們,一年半後搬到臺北。在鄉下,鄰居小孩教我用黃黏土做軍艦,在太陽下曬乾,玩幾天又泡在水中捏成鬼面具,這是我自製玩具的開始。祖母認為鄉下青菜燙滾水是最好吃的一道菜,醬油膏比醬油貴,捨不得天天用,我想這是祖母偏愛的原因。二戰後期營養不良,如果不是祖母的炸青蛙、蝗蟲,恐怕營養都不夠。祖母也能認出自己飼養雞鴨的外在特徵,由吳燕和是長孫,長能吃到祖母親手做的補品。初一十五一定吃素,後來三叔一次發高燒,祖母許願如果三叔病好,一定改信耶蘇。後來與三叔信耶蘇後,仍維持吃素,三叔質問,祖母說:「我信耶蘇是為你信的,吃素是為孫子吃的。」祖母早上六點都會叫醒吳燕和,要他負責打掃前院,訓練灑掃應對,各種消息透過耳語在大家族各房間流傳,但高中時三叔買下各兄弟的份,將舊厝拆掉改建醫院執業,各家串門的日子只能日漸淡忘在回憶中。三叔是長老會的虔誠教友,老向病人傳教,生意愈來愈少,轉去南投衛生所當主任。後來又到新竹當地教會山地診療所服務,再轉到屏東三地門的山地醫院,我做排灣族調查時,還特別去看過他。他常要我去「聽福音」、「要信主才能得救」。我不能接受他的宗教熱誠,但欽佩他的為人。 祖母曾到臺北家中住過一陣,說不慣臺北的生活,又回南投。也曾向吳燕和抱怨父親一輩子都被關,從未看過那個母親像他一樣,為兒子擔心一輩子。吳燕和在美留學時,祖母過世,享年84歲。 母親在南投初中教書,228事變中父親被捉走,母親回北京託人營救,一次關兩個月,一次關十個月,後來託人一通電報到臺中,爸爸就被放出來了。後來又被送到綠島關了十年,直到吳燕和大二才出獄。 根據祖母所述,吳燕和父親自小最會讀書,臺中師範第一名畢業分發(同學還有張文環),卻在畢業典禮上與同學講好要穿唐裝,表示抗議殖民地云云。但同學都改變主意,只有父親穿唐裝,校長大怒,級任老師替他求情,日本人老師打電話把阿公找到學校,老師在阿公面前哭了,說他是他教過最好的學生,父親還是不肯陪禮悔過,結果被開除。後來父親去日本,一去十幾年,在北京取妻生子。 吳燕和父親吳坤煌,日治時期詩人兼作家(筆名之一為「梧葉生」),生於1909年,1929年臺中師範畢業,留學日本大學及明治大學,與左派日本學生交往,還交了一個日本女友。1936年返臺,因常受到警察關切,索性到北京,在日本學校教書,後在上海任商務代表,1945年攜眷返臺,擔任臺灣石炭委員會主秘,兼臺灣煤礦工會理事長劉明的機要秘書。臺北家中經常有人進出,聽說是父親的同學或留學時的朋友,但母親不喜歡這幾個人,說他們講話「三八」。小三時,母親轉晚臺糖總公司幼稚園教書,父親當鄰長,常幫人蓋章而不怕麻煩,我也幫忙找過印章。 小學被同學嘲笑為「阿山」與人打架,因怕牛而被識破為「中國仔」,天冷母親為吳燕和添加北京買回的棉襖,同學一看,哄堂大笑,說穿女人衣服。日本人遺留的小學訓練態度與方式,比光復後上大學軍訓課還要嚴格。 小二下,母親轉到臺北國語實小教書,我也轉到國語實小。同學多是外省人,沒有人講臺灣話,我保持北京口音,同學當我是外省人,直到老年,很多同學還以為吳燕和是北

文档评论(0)

lisuf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