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期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农村学校学困生的成因及..doc

浅谈二期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农村学校学困生的成因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二期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农村学校学困生的成因及.

浅谈二期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农村学校“学困生”的成因及解决的对策 李塔汇学校 顾华明 201617 【摘要】 本文以农村“学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村初中“学困生”现状的调查、分析,探究农村初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农村初中“学困生” 转化的对策,从而为大面积转化“学困生”,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做一些有的探索,以期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的定义: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比其他学生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勉强掌握同等量知识和技能的学生。。 2007年我对所教九年级的“学困生”在学期中期进行摸底调查和上门家访,(因为我们农村学校班级数少,总共就两个班级,而每班人数也少,都在40名左右)所以选取了30位学习相对较差的“学困生”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调查项目 (化学学科) 兴趣 (是、否) 信心 (足否) 提问 (会否) 知识点 (掌握与否) 学习环境 (好坏) 效果 是 否 足 不足 会 不会 掌握 不掌握 好 不好 人数 8 12 4 16 2 18 6 14 8 12 同时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对上述家庭进行家访,情况如下:单亲家庭有6户占30%,初中学历的18户占90%,主要由隔代(祖父母)关心学习的10户占50%。 然后,对以上调查结果以及结合“学困生”平时的表现,我进行了“学困生”成因分析。 成因分析: 一、农村学校“学困生”的形成分析 “学习的成败决定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在智慧活动中承担信息接收、加工、处理的任务 ,属于认识活动范畴 ,起认识作用;而非智力因素一般不直接参与智慧活动的操作,但在智慧活动中具有动力和调节的效能 ,属于意向活动范畴。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干不能干 ,而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肯干不肯干,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 ,是坚韧不拔的还是畏缩不前的 ,是勤劳勇敢的还是懒惰懦弱的。对于“学困生”来讲,不管是哪门学科,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共性。 1.性格:从调查中发现“学困生”的性格大多具备了:学习上不积极主动,遇到问题容易退缩,做事不能坚持等使他们的学业受损的性格。 2.兴趣:调查中由60%的“学困生”就是由于受到太多的来自家庭和教师的负面影响(如考试的压力、单凭学业成绩加以区别划分的等级化评价体系 ,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之间存在的不适应等等)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3.信心。对一个久处“学困生”行列的学生来说,他们得到的是太多的指责,太多的失败,久而久之对他们学习的信心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调查中,信心不足的比例达到80%。 4、动机:对于学困生来讲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为弄懂和掌握知识而进行学习的动机比较薄弱,想获得成功,得到表扬的动机也较低。 二、农村学校学生在学习化学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农村学校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形成“学困生”,除了以上共同的非智力心理因素以外,还有以下一些学习环境及学科本身的因素: (一)办学条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虽然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每个学校都配备了化学的专用实验室,但由于农村学校学生人数较少,没有专职的实验员,实验的用品也没有及时得到更新和补充,所以刚开学的实验就很少能安排,这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带来了一个不好的开端。 (二)学科本身特点: 化学作为初三才开设的一门启蒙科目,“学困生”是带着好奇、紧张、害怕(因为初二时已有四门主学科、现在又将增加一门)的心理走近这门学科:好奇心使他们急于想了解这门学科到底是怎么样的学科,紧张又害怕使他们担心会不会又是一门很难学的科目,于是乎他们等待着这么课的到来。继而教学知识点的不断增多。如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等化学用语概念和定义、化学方程式而往往在上课时,机械听课,只听不记忆,不思考,甚至打瞌睡,做小动作;复习时,只看书,不动笔去做,思想不集中,有时半天也没有复习完一页课本的内容;练习时,懒于动脑,抄袭作业。这种刻板僵化,完成任务式的,不愿下真功夫的不恰当学习方法,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信心不足,测验时,只做选择题(有时是用抓阄的方法确定)、填空题,而推断题、计算题即使是较简单的也不敢做,就干脆不做,缺少成就感,害怕失败。激发的好奇观念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好奇,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激励因素”能令心情舒畅,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做“学困生”的“知音”,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让”学困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总之只有重视“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才能为他们的转化提供动力。 二、

文档评论(0)

cwh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