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法隐喻的理据、分类及其级转换.doc
语法隐喻的理据、分类及其级转换
摘要:本文从隐喻的基本知识、语法隐喻的理据,探讨其表现形式、基本条件及分类,继而进一步研究语法隐喻各类别的级转换及其成因。
关键词:语法隐喻;级转换;转换原因
1.隐喻的基本知识
隐喻的中心不是语言,是思维。不是修辞格,是思维方式。是使经验概念化并加以诠释。
隐喻是借助对一类事物的理解和体验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隐喻是一种映射,即从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两领域的具体特征具有系统的本体对应。将源域固有的本体特征映射到目的域的内在特征上,目的域的这一特征是叙事人的对经验的体验和诠释。跨领域映射并不是完全对称的,而是局部的。隐喻在突出某一特征的同时,淡化和掩盖了其他特征。Eg :Sam is a pig ; Sam’s car is a pig 。隐喻有常规隐喻和原创隐喻之分。Eg: Life is a journal; 她的生活就像一锅粥。Life is a twitch。 隐喻可在语言组织的各个层次上体现,在单词,词组,句子及语篇。
2.语法隐喻的理据
在语言进化的初始状态,语言的呈现是由认知主体――人与认知客体――客观世界的联系、映像、相互作用后,在人的二维意识维度中形成的意识空间系统,这一点在哺乳动物中有共同性。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的大脑的智能在不断进化,这种二维空间系统也在解构中发生变化,现象维度和非现象维度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更细密和更具象。以至于飞跃到一个新的非物质符号系统的出现,这个非物质符号系统也就是词汇语法系统,这个系统的出现标志了人类现代意义上的语言系统的确立,也即具备了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通过词汇语法的作用可表现出无限意义,二是通过词汇语法的作用使得认知主体以此为工具体现和构建社会现实。有了词汇语法层面,人类就不受制于直接与现象层面相关联的约束,是语法隐喻产生的根源。
索绪尔的意义观认为,语言符号和意义处于两个不同层面的事物,意义是存在层面的事物,语言符号则是工具性事物。韩礼德的意义观则认为,意义不是静止不变的事物,而是处在变化过程(meaning-creating)的事物。语言不仅反映人类经验而且反映社会关系(the interaction among human)。语义从客观上看不是既定的存在,是在动态的变化中形成的,也即通过人际互动而变化,意义的每一次选择都与语言的具体使用相联系,那么,意义不能归结到连接语言系统与客观世界的层面。语言反映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意义。语言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认知意义。语法形式的选择也是有意义的选择,试图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意义这一核心问题。是语义现象。是语法与语义的交互匹配(cross-coupling)。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语言层次观:语音层、词汇语法层和话语意义层间的关系是象征和被象征,或体现和被体现的关系。这三个层次是形式上的,并非语言的内部性质所至的区分。
3.语法隐喻理论的表现形式、基本条件及分类
语法隐喻的显现可氛围两种形式:一致的没有标记的形式;非一致的有标记形式。前者和后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从语言的概念意义上讲,也即从表层意义讲,后者是从语言的使用意义上将,也即从深层意义上说。一般以名词来表现参与事物的主体,以动词表现事物的过程,以形容词表现事物的特性,以副词或介词词组表现体现与事物相关的环境意义,以连词表现事物的逻辑意义。一般词汇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不一致,语法隐喻在发挥作用。语法隐喻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两种含义同时存在;两种含义各为表层和深层;两种含义有相似之处,但仅为语法层面。语法隐喻的分类:1)概念隐喻2)语篇隐喻3)人际隐喻
4.概念隐喻、语篇隐喻及其级转换和原因
4.1概念隐喻及其级转换:思维具有逻辑的理性和想象性,概念隐喻体现的是语言的概念功能,理性思考和现象的结合。即:离开具体的实际经验,借助语法和词汇提供的结构和象征,对复杂的认知情景谈抽象的概念和感情。
4.2语篇隐喻及其级转移:语篇隐喻是将对一个复杂现象的描述压缩成一个小句结构中的一个成分,并起到语篇效果和修辞功能。语篇隐喻的级转移:由上至下的级转换, 将因果关系动词化。
4.3概念和语篇隐喻的转换原因:二者往往是在一个小句中嵌入大量意义被压缩的词项,信息密度比一致式的句子大。原因(1):实现交际效率,即如何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取得最大的交际效果。同时使受话人理解话语的认知努力最小化。如: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退飞,过守都。原因(2):为了取得形象,生动,新颖的修辞效果,将体现经验意义(事件)浓缩,抽象为隐喻式的参与者或环境成分。E.g.: a. Very many people protested. →b. Protests flooded in.原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华东理工大学《多元统计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pdf VIP
- 第2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先进制造系统戴庆辉主编第2章先进制造系统的基本原理0201A02原理课件教学.ppt VIP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pdf VIP
- 金融投资证券 - 拼多多招股说明书(20201014201721).pdf VIP
- 成人坏死性筋膜炎诊治专家共识(2025版).pdf VIP
- 厂区绿化施工方案.doc VIP
- 氮气安全培训.ppt VIP
- 2025年口腔颌面外科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 一年级小学衔接工作计划.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