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绿色防控技术--植保技术[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绿色防控技术--植保技术[精选]

植保技术与应用 姓名: 学号: 专业: 案例内容: 目前,我国登记生物农药活性成份品种140 多种,约占我国农药有效成份品种的15%,产品400 多个,约占注册农药产品的8%,占农药总产量的12%。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 过去三十年来,化学家,生化学家,毒理学家,以及IPM专家一起研究从植物衍生的新一代化合物,具有管理害虫的效力和最低程度的环境不良影响。第一代的生物农药包含尼古丁,生物碱,鱼藤酮类,除虫菊类和一些植物油等,在人类历史上已有相当的使用时间。在1690年,烟草的水溶性成份就用于对抗谷类的害虫。除虫菊也是常见的蚊香的主要成份。生物农药的市场占有率仍然相当有限,在1995年,生物农药占世界农药总销售量的1.3%。许多因素限制了生物农药的成长:生物农药通常不具广效性,和化学农药相比效果较为缓慢,有效期限较短而成本较高。然而,相对于化学农药在许多国家的市场需求停滞不前或减退,生物农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数年内,化学农药的预估市场成长率约为2%,生物农药则为10-15%。日益成长的有机农业,使得生物农药的需求逐渐上扬。另一方面,生物农药也应该像化学农药一样,接受其对健康,食物,生态系统和环境安全的审慎评估。[2]生物农药是天然存在的或者经过基因修饰的药剂,与常规农药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作用方式、低使用剂量和靶标种类的专一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农药的范畴不断扩大,涉及到动物、植物、微生物中的许多种类及多种与生物有关的具有农药功能的物质,如植物源物质、转基因抗有害生物作物、天然产物的仿生合成或修饰合成化合物、人工繁育的有害生物的拮抗生物、信息素等。 案例分析: 青岛浩瀚农业技术专家研究认为生物农药的发展有以下几个原因: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其目标族群逐渐养成的抗药性,以及农药对于非目标族群的负面影响。 1、推广绿色植保新农药的意义 目前市场上使用生物农药品种、数量很少,主要品种为井岗霉素、阿维菌素及其衍生产品,2007 年一个市的生物农药使用量约370t,占农药总使用量的4.8%,远远低于全国总体水平。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抗药性害虫大量增加,特别是近10 年来,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斜纹夜娥等多发生害虫对菊酯类、有机磷类化学农药抗性增加了几十倍甚至数百倍。由于大部分化学农药是广谱性的,喷洒到田间,不光杀死害虫,也杀死了害虫的天敌。同时,农药使用过程中形成严重的污染,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上世纪90 年代以来,全市农作物病虫鼠害生物面积从80 年代146.67 万hm2 次扩大到近200 万hm2 次,增加了27 个百分点,年稻谷损失高达2.8 万t 以上。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具有天然、绿色、营养的绿色食品的追求日益增强,近年来,全市绿色食品生产蓬勃兴起, 而绿色食品生产对化学农药的施用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如何降低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确保农业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适应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进行农作物绿色植保配套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已成为我市植保战线的一个新课题。 2 绿色植保新农药的试验示范情况 绿色植保新农药试验示范及配套技术推广2009 年为湖南省植保植检站计划项目,在我市宜章、永兴、安仁、资兴、苏仙、北湖六个县(市、区)开始实施,2010 年绿色植保配套技术在全市推广。2009 年首次在我市宜章、永兴、安仁、资兴、苏仙、北湖六个县(市、区)实施完成绿色环保型新农药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托盾)、苦参碱、2%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绿清灵)、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5%茚虫威(凯恩)防治柑桔、茶叶、水稻病虫害试验示范, 试验研究表明,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托盾)、苦参碱两种植物农药防治柑桔红蜘蛛、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具有良好效果,可以在我市柑桔、茶叶等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产区推广使用;绿色环保型新农药绿清灵防治水稻纹枯病、柑桔溃疡病、柑桔蚧壳虫和稻纵卷叶螟具有良好效果;绿色环保型新农药康宽、凯恩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防效达96.7%和95.4%。经试验示范,研究筛选出绿色环保型新农药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托盾)、苦参碱、2%十八烷基三甲氯化铵(绿清灵)、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5%茚虫威(凯恩)5 个可分别在柑桔、茶叶、水稻等主要农作物上推广应用。 3 绿色植保新农药的配套技术推广情况 研究组装了全市柑桔、茶叶、水稻绿色植保配套技术,2009~2010 年在全市推广绿色植保配套技术面积6.95 万hm2,其中水稻5.252 万hm2,柑桔1.41 万hm2,茶叶2713.33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