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生作业:碳酸盐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碳酸盐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1、碳酸盐成岩作用研究发展史
表1 沉积学与成岩作用研究发展阶段和主要标志(1)
2、碳酸盐成岩作用基础知识
2.1 成岩环境
成岩环境与沉积环境一样,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如果说沉积环境是在地壳表面发生沉积作用的、具有一定物理、化学、生物及生物化学特征的地貌单元,那么成岩环境是指在岩层中(近地表或较深埋藏)发生成岩作用的、具有一定物理、化学、生物及生物化学特征的空间单元。如果说沉积环境是发生沉积作用的地貌单元在物理、化学、生物及生物化学等特征的综合,那么成岩环境是发生成岩作用的岩层内部空间单元的物理、化学、生物及生物化学等特征的综合。
成岩相亦与沉积相一样,是具有三度空间的地质实体。如果说沉积相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那么成岩相则是成岩环境的物质表现。在同一沉积相内,由于成岩环境的差异,可以包括几个不同的成岩相;而同一个成岩相又可以跨越(切割或囊括)几个沉积相;有时沉积相和成岩相也会完全重合(因为成岩环境与沉积环境紧密相关)。
成岩环境的类型划分在大的格局框架上已趋于相同(细节上尚有一些争议)(表2、表3)。众所周知,孔隙水是成岩变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故在成岩环境划分中起着头等重要的作用,因为几乎所有的成岩作用都是在孔隙水的参与下发生的。甚至有人说,成岩作用的历史就是孔隙水的运移演化史。既然孔隙水对成岩作用是如此的重要,它必然是划分成岩环境的重要依据(表2、表3)。
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平衡中的关键因素是孔隙水或孔隙溶液的成分。与碳酸盐沉积物或岩石经常接触的水有海水、大气淡水和深部地下水。每一种液体都以特殊的方式与沉积物或岩石发生反应,并留下独特的标志。以不同成分的水为特征的每一个地带,都是一个独特的沉积后作用环境。根据水的特征及其是否充满了孔隙,可将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环境划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⑴海水环境,又分为海水潜流和渗流两个亚环境;
⑵大气淡水环境,又分为淡水渗流和潜流两个亚环境;
⑶海水-淡水混合环境;
⑷埋藏环境,又分为浅埋和深埋两个亚环境;
⑸表生环境(图1)。
海洋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经历的环境演化视埋藏条件或暴露条件的不同,表现为不同的演化系列,主要是由海水环境到埋藏环境的演化系列(由于埋藏变深)、由埋藏环境到表生环境的演化系列(由于构造抬升使埋藏变浅)以及由海水环境到淡水环境的演化系列(由于埋藏变浅)。
表2 碳酸盐岩成岩环境划分对比(2)
表3 成岩环境与成岩作用关系表(4)
成岩环境 位置 孔隙充填物 作 用 所需时间 大气淡水
渗流环境 在地下水位之上,在陆地表面和大气潜流带之间 由淡水和/或空气充填的孔隙 ⑴溶解带(土壤):广泛的溶解;文石的迁移:晶簇的形成。
⑵沉淀作用带(近表面):次要的胶结作用 103-105年 大气淡水
潜流环境 在地下水位以下,向下100m 淡水充填的孔隙 ⑴溶解带(如溶坑,洞穴):溶解作用;铸镆孔及(或)晶簇的形成。⑵活跃带(大气潜流环境的上部):文石和镁方解石的溶解作用;迅速的和各种各样的胶结作用;方解石的沉淀作用;铸镆孔和晶簇的形成。⑶滞留带(深水部分或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很少的胶结作用;文石和镁方解石的稳定性。 103-105年
到
106-107年 海水潜流
环境 在浅海或深海海底或刚好在海底之下 海水充填的孔隙 ⑴浅-海水环境:对CaCO3的过饱和;文石和镁方解石的快速胶结作用;不同的胶结物类型。
⑵深海水和冷水环境:对CaCO3过饱和的水域;在两种溶解面下的文石和方解石的强烈溶解作用。 101-104年 埋藏环境 地表下的,延伸到相关作用面之下,直到低级变质的深度,可以向下1000m深。 有一定盐度变化范围的盐水充填的孔隙,从有盐味的到高盐度的盐水 浅埋藏(首先是几米到几十米)和深埋藏(几百米到几千米的上覆沉积物):机械压实作用;化学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孔隙度减少。 106-108年
图1 碳酸盐沉积物沉积后作用环境示意图
2.2 成岩作用
碳酸盐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的类型很多,主要有溶解作用、矿物的转化作用和重结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压实作用以及压溶作用等(3),现分述如下。
⑴溶解作用
溶解作用是由于碳酸盐沉积物或碳酸盐岩中孔隙水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碳酸盐矿物或其他成分发生溶解作用。为了保持长期而稳定的溶解过程,孔隙水既要不饱和,又要具有流动性。因为这样的水不仅能溶解碳酸盐,而且还能将溶解的物质带走。只有经过反复的溶解和带出,最终才能产生大量的溶解孔隙。
在碳酸盐岩的各个成岩阶段都可以发生溶解作用,成岩早期的溶解作用常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在成岩作用晚期阶段,由于不稳定组分已经转变为低镁方解石,其溶解作用多不具有选择性,称为非选择性溶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生三基考试2.doc
- 脑卒中评定量表.doc
- 社会学:第9章 乡村、城市与社区变迁.doc
- 2013年上半年〈市政学〉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doc
- 沉积岩 与 变质岩考试重点.doc
- 石油地质作业.doc
- 武汉市大城市文化名片.docx
- 市政学模拟试卷.doc
- 轨道交通建设的一般流程.docx
-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