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西葫芦的栽培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葫芦的栽培技术

西葫芦的栽培技术 - 西葫芦原产于美洲,也叫美洲南瓜、角瓜。果实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C和葡萄糖,营养价值较高。在我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的栽培比较简单,产量高,上市早,栽培面积逐年增加。随着保护地设施的发展,利用小拱棚、中棚进行早春栽培,解决了淡季蔬菜供应,改善了西葫芦生长发育条件,减少了病毒病和白粉病的危害,提高了产量和品质,效益比较可观。因此,西葫芦是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中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鲜细果菜。 一、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1、西葫芦根系发达,主要根群深度为10-30厘米,侧根主要以水平生长为主,分布范围为120-210厘米,吸水吸肥能力较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就是种植在旱地或贫瘠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获得高产。但是根系再生能力弱,育苗移栽需要进行根系保护。 2、西葫芦茎中空,五棱形,质地硬,生有刺毛和白色茸毛。分为蔓性和矮生两种,蔓性品种蔓长可达1-4米;矮性品种节间短,蔓长仅达50厘米左右。大棚栽培多采用矮生品种。 3、西葫芦叶片较大、五裂,裂刻深浅随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叶片和叶柄有较硬的刺毛,叶柄中空,无托叶。叶腋间生雌雄花、侧枝及卷须。大棚栽培一般先择叶片小,裂刻深,叶柄较短的品种。 4、西葫芦花为雌雄同株异花,在低夜温、日照时数较短,碳素水平较高、阳光充足的情况下,有利于雌花形成,反之则雄花较多;用乙烯利处理也有利于形成雌花。 5、果实形状、大小、颜色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多数地区以长筒形浅绿色带深绿色条纹的花皮西葫芦深受消费者欢迎。(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西葫芦为喜温性蔬菜。30-35发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长。种子发芽最适温度25-30度,最低温度为13度,20度以下发芽率低,低于12度、高于35度不能发芽。开花结果期要求15度以上,发育适温22-33度。根系伸长的最低温度为6,但一般大棚温室应保持12以上才能正常生长。夜温8-10时受精果实可正常发育 2、光照:西葫芦对光照的要求比黄瓜高,大棚温室冬季光照弱,西葫芦开花较晚。属于短日照植物,苗期短日照有利于增加雌花数,降低雌花节位,节叶生长也正常。在结瓜期,晴天强光照,有利于坐瓜,不易化瓜,并能提高早期产量。 3、水分:由于根系强大,吸收水分能力强,比较耐旱。但根系水平生长较多,叶片大,蒸腾作用强,连续干旱也会引起叶片萎蔫,长势弱,容易出现花打顶和发生病害,因此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但不宜过高,防止病害发生。冬季生产时应注意控制水分,促根控秧,适当抑制茎叶生长,促进根系向深层发展,为丰产打下基础。特别是在结瓜期土壤应保持湿润,才能获得高产。高温干旱条件下易发生病毒病;但高温高湿也易造成白粉病。 4、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层深厚的壤土易获高产。不耐盐碱,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PH值5.5-6.8。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能力以钾最多,氮次之,其次是钙和镁,磷最少。在有机质多而肥沃的砂质壤土种植更易获得高产、优质品。 西葫芦为雌雄异花受粉作物,在棚室栽培条件下,须进行人工授粉。 授粉时间应在每天上午9~10时进行, 授粉时要采当天开放的雄花,去掉花冠,将雄花的花蕊往雌花的柱头上轻轻涂抹,即可授上花粉,每朵雄花可授5朵雌花。需肥量较大,生产1000kg商品瓜,需肥折合氮3.9-5.5kg,五氧化二磷2.1-2.3kg,氧化钾4-7.3kg。 二、品种选择 西葫芦的品种类型,按蔓性长短分:蔓性、半蔓性和矮生三种类型。目前蔓性品种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品种,其中早青一代品种有的是蔓性品种。半蔓性品种种植面积较大,常用的品种有早青一代、强势、耐玉、碧玉等。矮生品种最典型的品种是一窝猴。 西葫芦按颜色有青白色:耐玉、碧玉、强势、早青一代均为此品种;:阿太一号,此类品种主要以老瓜食用;还有一种为金黄色品种:金皇后、黄香梨,这类品种也称香焦西葫芦,一般产量低,目前还属于特菜品种。 1、早青一代:该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于1972年用阿尔及利亚花叶西葫芦与黑龙江小白瓜配制的杂交种。节间短,侧枝多,叶片小,叶柄较短,株型紧凑,生长整齐一致。多从5叶开始出现雌花,一般播后50天左右可收第一条瓜,结瓜性能好,可同时结2-3个瓜,瓜长筒形,嫩瓜皮色淡绿,有细密的绿色网纹,节间有白色小点,瓜肉色鲜、肉厚,品质极佳,抗病毒能力中等。一般每亩产量5000公斤以上。 2、一窝猴:也称一窝蜂、一窝鸡等,为地方品种。茎蔓短,分枝多,主蔓5-6叶结瓜,连续坐瓜3-4个,果实长筒形,瓜顶部齐圆,脐部稍 陷,表面有5条不明显的纵棱,瓜色黑绿,有细密网纹,肉质鲜嫩,品质佳,耐寒早熟。 三、育苗 、营养土的配制:未种过瓜类蔬菜的肥沃园土和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以6:4的比例掺匀,另外在每立方米土中加过磷酸钙1公斤,氮、磷、钾各含15%的三元复合肥1.5公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