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大学图书馆藏孤本《春秋赏析》考.doc
南京大学图书馆藏孤本《春秋赏析》考
摘 要 杨时伟(1554―1634),字去奢,又字去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经学家。春秋学著作主要为《春秋编年举要》及《春秋赏析》,前者不存,后者藏于南京大学图书馆,明天启刻本,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春秋赏析》延续陆粲《左氏春秋镌》《春秋胡传辨疑》的质疑精神,批评《左传》《胡氏传》中之不合理评价。
关键词 杨时伟 《春秋赏析》 明代春秋学 《狂狷裁中》
分类号 G256.22
Research on the ChunQiu ShangXi of Nanjing University Library
Liu Xiang
Abstract Yang Shiwei who named Qu She, was born in Cheung Chau(today’s Suzhou city). ChunQiu Biannian JuYao and ChunQiu ShangXi stand for his ChunQiu thought, and the former is suspected to have not kept, the latter in the library of Nanjing University. The book was well preserved, the edition with high value of cultural relics. ChunQiu ShangXi inherited Lucan‘s Zuoshi ChunQiu Juan and ChunQiu HuZhuan BianYi’s spirit of suspicion and criticized ZhuoZhuan and HuShi Zhuan’s unreasonable evaluation.
Keywords Yang Shiwei. ChunQiu ShangXi. ChunQiu of the Ming Dynasty. KuangJuan CaiZhong.
1 杨时伟之生平、著述与交游
杨时伟(1554―1634),字去奢,又字去华,号“瓶史”“裸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末经学家。少以《胡氏春秋》闻名,长与乡贤名流交游,以著述为志。先后著有《诸葛忠武书》十卷、《狂狷裁中》十卷、《春秋赏析》二卷、《洪武正韵笺》十六卷、《春秋编年举要》前后二编等。《明史》无传,《苏州府志》(同治)卷三十七“杨时伟,长洲贡生”。行迹见明张世伟《自广斋集》卷十五《杨文学去奢》:
杨时伟,字去奢。长余十四岁,与陆傅同时人,年隔二以差诸,得名时,余十许岁,已知其人,时艺程文笔最卑。杨君读书知古,作时以杂文呈先君,余因先得文焉。……时已八十,见即商较书史不稍怠,议论宗孔、孟,排释、老,??经世言。气汨汨不休,老无所归,卒家中。司马为经纪其丧葬,差丁三人中,得年独赢然不如,两家各有子孙世其业也。[1]
张世伟(1568―1641),字异度,泌园人。万历举人,与文震孟、周顺昌、姚希孟、朱陛宣等号称“吴门五君子”。杨时伟年近天命方选为贡生,又耻与后辈争,一生未取功名。嗜读书,刻书著述甚多,其行迹于序跋之中可略见。万历四十七年(1619)夏作《lt;诸葛忠武书gt;引》,六月①作《lt;诸葛忠武书gt;后记》;天启元年(1621)九月作《lt;春秋赏析gt;序》;天启五年(1625)六月作《春秋赏析补遗》;天启六年(1626)一月作《lt;狂狷裁中gt;序》,《洪武正韵笺》成书;崇祯四年(1631)十月作《正韵笺自跋》;崇祯七年(1634)《春秋编年举要》成书。上述序跋,基本涵括杨氏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著录。
杨氏虽位卑名隐,所往来者却多是一时名流,如其同乡娄坚(1554―1631)、陈继儒(1558―1639)、申用懋(1560―1638)、文震孟(1574―1636)、陈仁锡(1581―1636)、钱谦益(1582―1636)、文谦光等人。上述人物与杨时伟关系最为密切者当数文震孟,文氏《题lt;春秋左传赏析gt;》对杨时伟推崇备至:“兹又得瓶史《赏析》而更恍然也。……呜呼!可以言《春秋》者,今伊谁哉?则斯义也,亦谁与共欣赏夫?”他将《春秋赏析》的成就主要归结为两点,一是对左、胡不合理评价的反拨,有功于世教。二是对身处弱势,却倚靠强气努力抗争之人的表彰,认为此乃纠正时世的神针。
杨时伟时有大儒之目,钱谦益云:“(杨时伟)少受《胡氏春秋》,专门名家,海内以为古之经神。”《春秋》之学是其学术之根基,他的著作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春秋赏析》《春秋编年举要》自不待言,如《洪武正韵》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