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唐文化交流中的赠诗略考.doc
罗唐文化交流中的赠诗略考
摘 要:晚唐时期,许多新罗留学生或留学僧来唐学习各种制度及诗文创作,并与唐朝文人进行诸多互动,双方留下大量赠诗,是两国文士友好交流的见证。双方的赠诗中体现出空间差异性与时间同构性,并由此克服地域差异而构建文化同质感。其中新罗人赠诗中的主体意识亦得到唐人的肯定。
关键词:新罗唐朝;赠诗样相;特征;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一、涌入唐境的新罗人
新罗地处朝鲜半岛南部,地域偏远:“新罗国,本弁韩之苗裔也。其国在汉时乐浪之地,东及南方俱限大海,西接百济,北邻高丽。”(《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九?列传一百四十九)唐朝建立以后,新罗于公元621年来唐朝贡,自此不绝。随其国力日益强盛,与唐之交亦全面发展,经济文化之交流蓬勃向上。新罗统一半岛之后,因两国间交通之发达,为经济文化交流的广泛提供可能:“其入四夷之路与关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营州入安东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新唐书》卷四十三下?志三十三下,地理七下)两条路均通新罗。交通之便利,为新罗人涌入唐境提供条件。唐朝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吸引大量新罗人前来,身份不一。从唐政策而言,唐《户令》载:“诸没落外蕃得还及化外人归朝者,所在州镇给衣食,具状送省奏闻。化外人于宽乡安置。”从新罗外交而言,在于积极推进古代国家政治社会制度及文化方面的完善,更有通过“宿卫制度”来图谋自身发展。于是有唐一代,大量新罗的留学生、僧侣、商人、农民、士兵等广泛分布唐境。八、九世纪,在唐沿海地区甚至出现新罗侨民聚集区“新罗坊”。概而言之,八、九世纪的唐土大地,随处可见新罗人的身影,他们积极参与唐朝的经济文化生活,为罗唐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也成为两国人士相互赠诗的重要前提。
二、相互赠诗之样相
如上所述,唐境中的新罗人在罗唐间文化、经济的外交关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新罗方面的使节、在唐留学生及众多求法僧直接主导了各种政治文化交流。这些留学生或留学僧不断学习唐朝各种制度及诗文创作,也与唐朝文人进行了诸多互动。其中重要的一环即相互间的赠诗。赠诗大部分是在新罗后期或晚唐时期得以创作,今主要见于《全唐诗》、《全唐诗逸》、崔致远之《桂苑笔耕集》及十五世纪中叶朝鲜徐居正等编纂之《东文选》等。另在《三国史纪》、《唐诗纪事》、《破闲集》等中亦有分布。
(一)唐朝人赠予新罗人的赠诗
据既往研究整理,唐朝人赠予新罗人的诗歌作品共有五十五首,作者(包括唐玄宗)共有三十五名;新罗受赠者中除去景德王外,有文人二十九篇、僧侣二十篇、使节四篇、棋士一篇。可见与唐的大部分文化交流主要是由文人、僧侣、使节等来完成。篇幅所限,以下仅就其中存疑之处聊作阐发。
据韩国学者柳晟俊考,唐人李涉之《与弟渤新罗剑歌》(收于台湾复兴书局刊行版《全唐诗》之七函十册)属于赠诗之列,此诗在中华书局版《全唐诗》卷477可见。然该说法之准确性尚且存疑。先看该诗中涉及新罗之句:“识者知从东海来,来时一夜因风雨。”诗中仅交代这位“识者”来自“东海”(此处当指新罗),然这位“识者”未详何人。此后诗中再无与“识者”相关联之内容,更多的是如“我有爱弟都九江,一条直气今无双。青光好去莫惆怅,必斩长鲸须少壮”般的抒怀。因此,虽然题目中涉及“新罗”二字,但内容上实非赠予新罗人之诗歌,故该说法值得商榷。
此外,有学者整理之赠诗中收入齐己诗作《送僧归日本》及无可诗作《送朴山人归日本》,赠诗对象所归之处均为“日本”,此谓何因?该学者并未给予说明。先看齐己之诗:“日东来向日西游,一钵闲寻遍九州岛。却忆鸡林本师寺,欲归还待海风秋。”诗中“鸡林”一词足以说明此归国僧人并非日本人而乃新罗人(“九年春三月,王夜闻金城西始林树间有鸡鸣声,迟明遣瓠公视之,有金色小椟挂树枝,白鸡鸣于其下。…以其出于金椟,姓金氏,改始林名鸡林,因以为国号。”见《三国史纪》卷一?新罗本纪一,脱节尼师令条)。再看无可之诗:“海霁晚帆开,应无乡信催。水从荒外积,人指日边回。望国乘风久,浮天绝岛来。傥因华夏使,书札转悠哉。”若单看“浮天绝岛来”,容易误认为此“绝岛”乃日本岛之指称进而认为该归国之“朴山人”为日本人。然据伊藤松贞一考证:“我邦无金朴二姓,是韩之着姓也。因疑金文学、朴山人等,必韩人矣。”(《邻交征书》初篇?卷二,诗部)另外,唐人顾非熊之赠诗《送朴处士归新罗》及马戴之赠诗《送朴山人归新罗》中均出现“朴处士”、“朴山人”字样。《唐才子传》云:“无可,长安人,高僧。…与马戴、姚合、厉元多有酬唱。”(《唐才子传》卷六,无可条)可见无可与马戴相交甚好。而顾非熊亦有诗《送马戴入华山》,其与马戴亦颇有交情。换言之,无可、马戴、顾非熊等人相互交好,平日唱诗酬答互有往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香精研制年度岗位绩效考核表.docx VIP
- 麦克维尔MDM组合式空气处理机.pdf VIP
- 各种岩石矿物地球物理物性参数总结.pdf VIP
- 月饼课件介绍.pptx VIP
- 中国人炒中国股主力思维做主升_笔记.docx VIP
- 2024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课件PPT.pptx VIP
- 传祺-传祺GA3S PHEV-产品使用说明书-传祺GA3S PHEV 精英版-GAC7150CHEVA5A-GA3SPHEV用户手册_201903071.pdf VIP
- 慢性乙肝防治治疗课件.pptx VIP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pptx VIP
- dewinter综合征医学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