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圆梦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脱贫致富圆梦人.doc

脱贫致富圆梦人   漫河西瓜比蜜甜,   鸭梨皮薄肉质鲜,   李子杏梅爽口酸,   红枣金丝拉不断,   瓜果飘香风光好,   扶贫绘出好家园。 李双星工作照   这是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展示的是河北省阜城县现有的景观。阜城县位于首都北京正南,沿大广高速行驶300公里,是华北地区的一个平原县,现有5镇5乡,610个行政村,33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0.6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县。境内既有御道,又有驿站。“驿马走递之外尚有杂迎”,“差使之过往,文移之上下,纷然猥集。”民谚云:“帝下江南有行宫,御道北京到南京,路程相隔三千里,离了阜城走不通”。然而,历史留下的只有“地无余利,民无余资,较之他邑为独苦”的贫困。   解放后,阜城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但由于黑龙港流域成为水资源严重缺乏的漏斗地带,阜城县成为因缺水致贫的重灾区。在“八七扶贫攻坚”之前,全县人均农民收入不足200元,不少贫困老百姓,别说解决温饱,就连能喝上一口干净水都成了奢望。距离县城不足八里的许家铺村,有2400亩地,800多口人,自从地下水下降后,村里的几口大水井逐渐干涸,夏秋只能靠下雨积存在村边的水坑取水饮用,冬春要到几里之外拉水,更谈不上有水浇地了。吃水愁,愁吃水成了全村最大的难题。投亲的投亲,靠友的靠友,村民纷纷外出寻找出路,姑娘大了向外嫁,外村的姑娘不进来,村里的光棍汉越来越多,最多时达40多个,像许家铺这样面临着人员速减、村落消失现象的村,在阜城县就有十几个。饥饿、贫困,反饥饿、反贫困,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并很快上升到国家战略,震撼世界的“八七扶贫攻坚”号角吹响了,能够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伟大壮举出台了,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扶贫攻坚的力度不断加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大中型企业,下至县乡各部门都赋予了对口帮扶任务。从扶贫部门的人员配备到扶贫政策的制定,资金支持,以及人员的发动,史无前例,一场涉及面之宽,动用人力物力之广的伟大扶贫攻坚战,在全国广大的农村同时打响了。许家铺有救了!阜城县的老百姓有救了!   两脚沾满泥土   经过“八七扶贫攻坚”的支持和群众自力更生的帮助,阜城县多数贫困村基本解决了温饱,但贫困程度还很深,扶贫的任务依然很艰巨。2000年2月,阜城县被确定为省级扶贫工作重点县,一直在乡镇工作的李双星被推上了首任扶贫办主任的位置。   李双星出生在阜城县井庄村一个贫苦家庭,大学毕业后放弃到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抱着一定改造家乡贫困面貌的夙愿,回到了家乡,并主动要求到条件最差的乡镇工作。他说:“在农村工作,就要学习大树的风格,只有把根深深扎在土里,才能根深叶茂。”   从到乡镇工作那天起,李双星就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贴近农民,服务于农民,和农民在一起不断探讨和寻找脱贫致富之路,从普通干部到大龙乡乡长,再到蒋坊乡党委书记,除了参加上级组织的会议,他几乎天天都和农民在一起,尤其是晚饭后,他最乐意的就是跑到农民家里听呼声,拉家常,讲政策,寻富路。有人问他没见你休息过礼拜天、节假日,见到的是你白天下地村村转,晚上进户搞座谈,你老婆对你没意见啊?李双星总是乐呵呵地说:“咱干的就是和农民打交道的活,到田间地头、养牛场、养猪场和养鸡场实地查看,现场听取老百姓的诉求,协调解决老百姓的困难,这是一个乡镇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有人给李双星理了一下在乡镇工作20多年的经历,在他任职的地方没有发生过一起群众上访事件,就是农村最难的“三提五统”和计划生育也没遇到过任何阻力。而且那些年他利用农村土地承包带来的好政策,积极带领农民发展种植业和手工业,并鼓励年轻人外出打工,开阔视野,挣大钱,尤其是大龙烧饼,誉满京津鲁豫,成为阜城县一大品牌。当时国家级报纸还专门刊登过题为《大龙烧饼香飘万里》的文章。   李双星就是这样两脚沾满泥土,像一棵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树。为此他常说:“自己作为一棵树很自豪,平时吸收的是大地的营养,关键的时候能够给农民遮遮荫,挡挡风就足够了。”   一心系着群众   在乡镇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李双星,受过多少表彰,评过多少先进已记不清了。他被平调到县农业开发扶贫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职务虽然没有提升,但他深知肩上的担子重了好多。一边是领导语重心长的嘱托,一边是百姓渴望脱贫的目光,怎样充分利用好国家惠农政策,协调好各部门的帮扶力度,调动好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内在动力,是开展扶贫工作的当务之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扶贫办成立了,可当时只有3个人,缺枪少炮,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然而,李双星没有半点怨言,他说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关键不在我们做扶贫工作的人多少,最重要的是摸清底数,有针对性地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于是,他带领其他两个同志,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