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 一句话学太极拳-----李雅轩心得
——李雅轩晚年心得:“练太极拳其最重要的,是稳静” 。
简析
这里所说的稳静,必须强调是专指“身稳体静”,暂不涉及“心静”。
近代以来,杨式太极拳把“松”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极致,杨澄甫先生教拳时嘴里不停的叨念松松松,李雅轩大师也反复要求大松大软。因此,放松已经成了太极拳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了。但细读李雅轩大师晚年的习拳记录,似乎把“稳静”提到了比“松”还更为重要的程度。
真得感谢陈龙骧、李敏弟夫妇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正是他们把李雅轩的书信随笔和杂记整理出版,我们才能比较全面的学习到李老师的练拳心得,才能够领略太极拳的神妙智慧,才能不断被李老师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所鞭策所鼓舞。
遗憾的是,这些杂记随笔大多没有时间记录,(也许是陈龙骧夫妇忽略了)因而难以体会李老师的练拳升阶和步骤。他们贡献出来的资料太多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心得体会都一股脑儿的端了出来,但李老师晚年的最后心得即总结性的体会到底是什么,好像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要知道,太极拳的最终奥秘,应该在他最后的记录里。
本人通过练功实践和教学实验,认为李雅轩大师的晚年心得是:稳 静!
李雅轩老师已经把如何稳静叙述得很充分很准确了,以致于我不可能再为此多言。但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稳静,毫不夸张的说,必须口授身传才行。(2011-4-27)
李雅轩的话:
练太极其最重要的,是要稳静。在静极默笃之后,才能体会到很多的道理,如粗心浮气、多动妄动,那就错了。怎样才能做到静?一要身桩中正,二要呼吸舒适,三要心性放稳,四要一身松净、松匀。如能长久持此想想,就能一点一点的做到真的稳静了。太极拳是内功,什么是内?筋骨肌肉统统是外,人的性灵才是内。人稳静着练拳,就是为了培养这个性能。如忙(疑是盲练,即无目标无内容的练)练、快练,多动、快动,是不能培养人的性灵的。人的性灵培养好了,就一切修身致用皆有之。
在练功时,不要一定要架子多么大,多么低下,主要仍还是在练出手上的拳意来。有了灵感为第一,进一步要这种灵感练得充实起来。养这种灵感主要的练法,是在稳静上练功,如不稳不静,那就绝对练不出灵感来。如手上身上脑筋里没有灵感,那就不能算太极拳的功夫。(1965年4月1日)
练太极拳,心里要平静舒适泰然,把气息调得舒舒服服的去练,不要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只是身心放松放稳放静就行了。如是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这是练外功拳的神态。练太极拳的人,看来只是平淡无奇,就是对的。如是满脸神气,满身劲头,那就错了,那就一辈子找不着拳意,拳意不上手,是一辈子瞎胡闹。
练太极拳主要是打拳意,如找着拳意就算入了门了。拳意如何找?在松软稳静上去找,放清醒,放灵感,放舒适去找。稳稳的,静静的,日子久了,拳意自会到了手上。如满身带劲去硬找,必致愈找离拳意愈远。这句话很要紧,要好好相信。如不相信这句话,那就练不好拳了。(1965年4月5日)
按我今日的练法,是松净的运动。心想内部,心里才感觉有些意思。如往日练功,多在表面上用功,未往内心里去体会,那是不对的。
修炼功夫,最要紧是在静上多多用功。如能做到静极默笃的时候,好像是头脑中有一种灵感,这种灵气好像是要出离躯壳,起于空中,与宇宙万物合体,未来未见之事,若有所知,恍然若明。如这种情形,不知是什么道理,是人的灵机充实了之后,自然而产生的吗?是以已往情形事迹而推断出来的吗?不得而知。我说不出它的所以然。然而,我既有这种感觉,今也大胆的写下来,以便将来证明其是对还是不对。
(《杨式太极拳诠真》——李雅轩太极拳遗著汇编 陈龙骧李敏弟整理)
——太极拳不要剑拔弩张的气势,而是正大庄严的气象(气派)
简析:
气派是指练习拳架和推手时表现出的的态度、风貌和气概,它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是太极拳在精神层面上体现出的综合特征。正大庄严的气派源于练拳者内心大气显现出的壮观姿态,也是一种虚无的气势。但不是虚张声势的气势汹汹或剑拔弩张的一触即发的气势。
古人认为“兵有三势……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将充勇而轻敌,卒果敢而乐战。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志厉青云,气如飘风,声如雷霆,诚积逾而威加敌人,此谓气势。”《淮南子·兵略训》太极拳作为武术项目之一,它的对抗性必然不能笨滞傻呆、浮浮飘飘、懈懈怠怠,而是要求具备“威加敌人”的气势,。所有的外功武术套路都特别注重气势的显现,而且还有很多增强明显气势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助力发声,就是喊出“嘿” “嗨”的声音,即所谓“声如雷霆”;还有就是吞气努力,咬牙瞪目的虚张声势。但这种杀气腾腾的逼人气势,不是太极拳所取的。太极拳要求神气内敛,绝对不能像金刚怒目式的剑拔弩张。太极拳要的是佛家法象之正大庄严,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象,即“有神气之充实,有气派之庄严”(雅翁语) 。但庄严不是硬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