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地理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知 识 体 系] 1.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a) [知 识 清 单] 地质时期 生物进化一般序列 动物界 植物界 新生代 人类时代 被子植物时代 裸子植物时代 哺乳动物时代 中生代 爬行动物时代(如恐龙) 古生代 两栖动物时代 鱼类时代 陆上孢子植物时代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元古代 动物孕育、萌芽、发展的初期阶段 海生藻类时代 太古代 原核细胞生物演化到真核细胞生物 地球初期 发展阶段 2.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变迁对地球生物的影响(b) (1)地球早期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空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改变。真核细胞生物出现后,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2)环境突变会威胁地球生物的生存。地球历史上有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全部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柄类动物灭绝;中生代末期,恐龙和海洋中一半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 3.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c) (1)人类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也是地理环境的要素之一;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大,给自然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典型事实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2)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人类活动既可以通过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又能够给自然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自身的生存。 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4.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b) 自然地理环境是气候、水文、地形、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2)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c) 构成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不断地进行着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其内在相互联系如图所示: 5.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a)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有地表物质(成土母质)、气候、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在上述各种土壤发育的因素中,成土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尤以生物在土壤发育过程中最活跃。 6.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b) (1)成土母质 对土壤发育的作用:成土母质是土壤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对土壤性状的作用: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有极重要影响。其粒度与土壤质地(土壤粗细状况)关系密切。其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2)气候 对土壤发育的作用: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对土壤性状的作用 ①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如东北黑土。 ②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如江南红壤。 ③从干燥的荒漠带或寒冷的苔原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有机体归还逐渐增多,风化壳(风化物残留原地)逐渐加厚。 (3)生物 对土壤发育的作用: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表现为:①矿物养分的富集过程;②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对土壤性状的作用: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元素,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再归还给地表。不同的植被类型,有不同的养分归还方式,所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不同。如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 (4)地形 对土壤发育的作用: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对土壤性状的作用:在山区,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坡度和坡向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①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②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母质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③阳坡由于接受太阳辐射能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阳坡的蒸发量相对较大,水分状况比阴坡差。 7.自然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鹤壁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课件精选集:第四单元《淝水之战》(17张幻灯片).ppt
- 河南省鹤壁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课件精选集:第四单元《鸿门宴》(52张幻灯片).ppt
- 河南省鹤壁高中高一上学期语文开学课件:Firstlesson(15张幻灯片).ppt
- 河南省鹤壁高中高三语文作文课件: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61张幻灯片).ppt
- 河南省鹤壁高中高三语文作文课件:新材料作文指导(45张幻灯片).ppt
- 河南省鹤壁高中高一上学期语文开学课件:怎样学习高中语文(31张幻灯片).ppt
- 河南省鹤壁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五公开课课件:第三单元第10课《汉家寨》(36张幻灯片).ppt
- 河南省鹤壁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课件:定风波(32张幻灯片).ppt
- 河南省鹤壁高中高三语文作文课件:给语言增色添彩(23张幻灯片).ppt
- 河南省鹤壁高中高中数学选修1-1:2.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doc
- 浙江地理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2讲.ppt
- 浙江地理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五 人口与环境.ppt
- 浙江地理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3讲.ppt
- 浙江地理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讲.ppt
- 浙江地理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二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4讲.ppt
- 浙江地理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六 城市与环境.ppt
- 浙江地理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ppt
- 浙江地理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八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pt
- 浙江地理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ppt
- 浙江历史选考高分突破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六 19世纪以来的中外科教文艺专题十六第42讲.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