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城的记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府城的记忆.doc

广府城的记忆   广府古城,位于邯郸市东北25公里永年县广府镇,距县城临?关25公里,始筑于隋末,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永年县县城(1958年县政府迁往临?关),因历史上曾为广平府治所,故称广府。现在的广府,集古城、水城、太极城于一体,既有平遥城之城,又备白洋淀之水,更具杨武氏太极之风骨,是我国北方罕见的古城。   水 城   蜿蜒流淌800里的滏阳河,自古以来就是一条滋养着两岸人民生生不息的益河。滏阳河,古称滏水,因“泉流奋涌,若釜之扬汤,故以滏名。”至北周时,置滏阳县,滏水因此改称滏阳河。据《山海经》记载:“神麇之山,滏水出焉,东流注于欧水”。   滏阳河发源于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南麓及神麇山下的黑龙洞,为常年性流水河,既能航运,亦能灌溉。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地区工业的迅速发展,上游用水量逐年增加,再加之连年干旱,河流由常年而变为季节河,通航亦随之中断。   地处滏阳河上游约80公里处的永年洼为河北省四大洼淀之一,洼地面积4.6万亩,在河北四大洼淀中,其面积位居第二。永年洼常年积水,水质优良,水生物繁多。洼地南高北低,水能自流,陆面平均海拔41米。广府古城,即坐落于永年洼的中心部位。   未踏入广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城外的碧水萦环,长堤相绕,芦苇连天,宛若江南水乡。有水,古城就有了灵气,就不同于一般的北方古城。但这里又不同于江南水乡,看那雄浑大气的古城墙,正显示着北方的豪情。   这片碧水叫永年洼,古城就坐落在洼的中央,广府因此也成为了北方唯一的旱地水城。古城的形成、兴盛乃至延续了上千年的繁荣,无不与水密切相关。永年洼常年积水,水质优良,总面积20多平方公里,是继白洋淀、衡水湖之后的华北第三大洼淀。它南临滏阳河,东有支漳河,东北有留垒河,北有牛尾河,洼地南高北低,水能自流。   在水中乘着小船看古城,可以领略一番别样风情:蓝天碧水,芦荡荷风,头上有水鸟在啾啾鸣叫,身旁有芦苇摆动着婀娜的身姿,真是北方少有的惬意。   广府古城周边水多,历代地方志都不乏兴修水利,抗洪排涝的记载。其中最早记述的要数毛遂治理滏阳河的传说。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平王手下的门客。关于“毛遂自荐”,随平原君赴楚国,劝楚王发兵救赵的典故,后人皆耳熟能详。毛遂后来被赵王封为谏议大夫,其封邑就在广府古城。毛遂上任时,这里的水利设施十分落后,一下大雨就发生洪涝灾害,于是毛遂即带领百姓挖沟开渠,疏通河道,消除水患,使周边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现毛遂之墓位于古城西门外,且常见祭祀的百姓流连于此。   明朝中叶,古城进入兴盛时期。为适应农业的发展,万历16年间广平知府蒋以忠、知县张可久等大兴水利设施,沿滏阳河先后建起惠民闸、济民闸、便民闸、润民闸等八座农田灌溉闸。因为八座灌溉闸均匀地分布在广府古城西面,被百姓统称为“西八闸”。“西八闸”陆续完工后,引滏阳河水灌溉城西四万余亩土地,从此这一片不毛之地,变成水稻丰产区。“西八闸”是古代滏阳河上重要的水利设施,现“西八闸”保存完好的有七闸,其中四座闸门仍在不知疲倦地灌溉着千畦稻田,默默地为黎民造福。   古滏阳河除灌溉农田外,另一大益民作用便是交通运输了。滏阳河属运河水系,古时陆路运输不发达,滏阳河便成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广府古城亦成为商贾云集的水码头。   有河必有桥。弘济桥位于广府古城东2.5公里处的东桥村,东西横跨滏阳河上。史料载:始建于隋朝。它与赵州桥的建造年代非常接近,建筑结构和风格亦基本相同,被公认为赵州桥的姊妹桥。   弘济桥用大青石砌成,主拱似长虹飞架,全长48.9米,宽6.82米。千百年来,无数车辆马匹,从桥上辗压驶过,把桥面磨损的凹凸不平,但桥梁整体结构始终坚固如初。从相关碑文得知:弘济桥经明万历年间整修后,再无一石一次的修缮。桥面上几块被专家称为有着4.5至5亿年的古化石,刻记着弘济桥历史的沧桑。桥的栏板和两侧,为装饰而雕凿的狮子、猴子、麋鹿、龙凤等图案,依然栩栩如生。历久以来,由于桥下南来北往的舟船太多,纤夫的纤绳在桥洞的石墩上刻印出了条条深深的印痕,也随之成为滏阳河这条黄金水道的历史佐证。   2006年,弘济桥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经当地政府的努力,弘济桥已被人为地保护起来,结束了它历载千年承受着万千车马行者的劳顿,静静地横卧在滏阳河上。   古 城   广府城外的水景足以让人惬意了,古城里竟还有许多景物令人惊奇。   广府古城墙,不但颇具规模,雄伟壮观,而且保存完好。望着广府的城墙,不禁使人想到了其他很多古城的城墙,或因历代战乱或因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大多已残破不全或荡然无存,这更衬托出广府古城墙的珍贵了。   这古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不过唐时为土城墙并初具规模,到明朝嘉靖年间,修砌了砖城,又增修了四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