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华北地区女儿养老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清华北地区女儿养老研究.doc

晚清华北地区女儿养老研究   摘要:女儿养老是晚清家庭养老方式之一。晚清时期,女儿养老并非法定的赡养方式。然而女儿同样对父母的生养死葬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老人无子等情况下,女代子职,对父母的赡养问题更是发挥出关键性作用。晚清华北地区女儿赡养父母分为从妻居婚姻养老、女儿居家养老、从女居养老和分居养老几种形式,从这些女儿养老的历史事实可以发现,女儿养老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养儿防老”的观念里、同样也应包括“养女儿防老”的含义。   关键词:晚清;华北;女儿养老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2―0118―05   在晚清社会,儿子养老通过法律正式确立下来,女儿养老并非法定养老方式,这与女儿在家庭生活中的附属地位和不继承财产的经济地位是相关联的。中国民间谚语说:“麦不必担负谷税,女儿从不供养母亲。”①又有“儿承家,女吃饭”、“儿子的江山,闺女的吃穿”、“闺女养不了娘,荞麦完不了粮”之说,②表明女儿不继承财产和不赡养父母的风俗。然而在实践中,女儿养老作为一种独立的养老方式起着重要作用。女儿赡养父母多出于情感,尤其是在老人无子的情况下,女代子职,对父母的生养死葬发挥关键作用。本文拟以地方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刑部档案和清末社会调查为主要史料,对晚清华北地区女儿养老进行细致考察。   一、从妻居婚姻养老   清代因袭前代,承认从妻居这一婚姻习俗:“招婿须凭媒妁,明立婚书,开写养老或出舍年限,止有一子者,不许出赘。其招婿养老者,仍立同宗应继者一人承奉祭祀,家产均分。如未立继身死,从族长依例议立。”③从妻居婚姻养老指父母招赘上门女婿,女婿住到女家,与女方的家庭成员同居共住,并且对女方父母进行养老送终,这就是入赘婚,即俗称“倒插门”者。郭松义认为入赘婚分为未婚室女招赘和寡妇招赘④,本文所谈的从妻居婚姻养老即指招赘养老女婿而言。如河南开封,“汴俗年老无子者,留女赘婿以养老。其赘婿对于岳父母有终身扶养之义务”⑤。河南宜阳县,“有夫家贫,女家招赘者。更有无子,赘婿为子,谓之养老女婿者”⑥。河北霸县,“有女无子者,往往为女招婿以养老,即古之入赘也,俗称为招子养父。但所招之婿,姓氏、身份俱不改,不过永在妻家,将妻之父母养老后承产守业,与普通为人婿者不同”⑦。山西稷山、乡宁等县,“无子而有女者,招婿赘于其家,赘婿即于本姓上冠以女家之姓,俗称改半姓。如张甲人赘李家,即名李张甲氏”⑧。山西新绛县,“以女婿为嗣:无子者有女,得为女招夫同居,即以为嗣,但须得族中同意”⑨。山西灵石县,“青年无力娶奏者,入赘于有女无子之家,孝养女之父母,日后生子,先为女家继嗣,俗名为‘倒踏门’”⑩。山西翼城县,“至山村贫寒之家不能如礼……亦有以男赘女家者,谓之招女婿”。山东嘉祥、临沂等县,“有女无子,同宗又无可立为嗣子者,则为女招婿同居”。其他如聊城、德平、青城等县均有招赘女婿养老的习惯。赘婿要改从女姓,承受女方财产,为女方父母养老送终,有的在女方父母   收稿日期:2011―12―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救灾机制研究(1927―1937)》(11BZS062)。   作者简介:李华丽,女,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郑州450001)。去世后还可以归宗,各地略有不同。   由此可见,从妻居婚姻作为一种社会习俗长期流传下来,与之相对应的从妻居婚姻养老是老人考虑到养老问题而实行的一种赡养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从妻居婚姻习俗作为一种民间习俗,长期流传并且在全国都普遍存在,然而它本身作为一种非常态的婚姻模式,在实践中并不多见。一方面,愿意出赘为婿的一般为贫寒人家的子弟,如上述所说,一般为“贫寒人家不能如礼”者、“青年无力娶妻者”,有的地方以出赘为耻甚至禁止招赘养老女婿,如河南襄城县“禁止其招婿养老”。河南南阳“如果不是孤门独户、没有同族人为之继承?祀,是绝不允许存在的”。山西永和县“查永和招赘情事,昔年多有。近年以来,因严禁之,概不多见”。山西万全县“敦品行,重廉耻,男不出赘,女不作妾”。山西阳城县“内重幽贞,所以男不入赘,女不招婿”。   另一方面,从妻居婚姻养老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变数。如直隶独石口厅张麻子井村民妇田氏,丈夫早年病逝,只有两个女儿,长女已经出嫁,于光绪三十年间五月份将女儿嫁给山西大同府广灵县人刘养,并招赘为养老女婿,后来因刘养好吃懒做而将其赶出家门。河南光州余姓,没有儿子、为养老计而招沈贵入赘,欲“以半子而延一脉也”。不料余氏夫妇结婚十年后沈贵病故,全靠余氏一人日夜操作、维持家庭生计。余氏首先供应老幼,自己则“常每饭不饱”。再者,招赘者一方并非一定为富有之家,也有贫穷之人招赘女婿的。河南商丘县民人金开先把女儿金氏许给霍邱县人张朝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