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2月1-5日)Word版含解析
2017年2月1日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一)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解题思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说明古代精耕细作的是农业收益的最大化所以本题答案为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如生产工具的革新、灌溉、施肥技术等),进行细致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产品总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它强调集约经营、少种多收,是中国古代农民的伟大创造,为中华文明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隋唐时期,随着江东犁的出现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中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它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大体来说,精耕细作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其成型期,隋、唐、宋、辽、金、元是其扩展期,明、清是其深入发展期。呼倾众壑。曾不舍昼夜,美源终未涸。
A.筒车 B.人力翻车
C.耧车 D.风力水车
随着个体小农经济确立,我国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以下资料可以用来研究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法开沟栽种,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所表现的特点是
A.
C.少种多收 D.男耕女织
1.A【解析】据材料“山田绕山脚,江水何可作。车轮十丈围,飞湍半天落。……有如万夫力,欢呼倾众壑。曾不舍昼夜,美源终未涸——筒车的特点,其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
2.D【解析】
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特点,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代田法”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体现了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故本题应选B项;题目中未涉及广种薄收、少种多收、男耕女织,故排除A、C、D三项。
故宫文物修复(一)《游春图卷》集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年轻的视角窥视古老故宫的深处,通过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庙堂”与“江湖”的互动,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文物修复师的日常生活与修身哲学。2016年年初,《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首播,豆瓣评分高达9.4,之后迅速在以二次元文化著称的B站上走红,点击量超过200万,累计有逾6万条弹幕评论,呈现出超越电视播出时的火爆景象。在此小栏目小编为您展示一些有关文物保护的科研成果与传统工艺1950年,故宫博物院组建了文物修复工厂,着手对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游春图卷》,隋,展子虔作,绢本,设色,纵43cm,横80.5cm。此画卷于1977年4月23日送交修复。原裱破旧,折伤甚多,质地老化酥脆,又是青绿重彩,容易掉色,所以修复、装裱较为复杂。为确保此画卷的安全修复,由修复专家杨文彬先生等人组成专家组对此画卷研究并制订修复方案,最后确定:揭去旧裱,保留原绢托,更换绫天头、旧锦包首,原隔水不动,保留原鉴条,另加尾纸一段,以宣和式撞边装裱成卷。1977年5月17日,杨文彬先生发现原裱并不是“绢托”,而是“绢补”后再托的命纸,所以将原“保留原绢托”去掉,并补充:揭去命纸,另配旧命纸。在翻水油纸时,用薄一点的浆水,并用排笔顺浆等操作方法,使浆糊均匀,避免粘掉画意。修复前、中、后进行照相备查。修复、装裱过程如下:1.先将画面进行淋洗,去除污迹和霉迹。该画是青绿重彩,年久颜色失胶,容易掉色,所以先用胶矾水轻刷于画心正面,将颜色加以固定,淋洗时用温水清洗画面,避免了掉色现象。绢本画揭裱时经纬易移动,造成画意错位。处理方法是将画心展平吸在案台上,把刷上薄浆水的水油纸刷在画心上,然后在水油纸上刷上一层宣纸。水油纸可使画心得到固定,画意不会移动,刷宣纸的目的是为了揭完画心后起台和裁心的方便。2.该画有许多旧补绢条,原画意、印章和文字很多在补绢条上,所以原补条不能更换,只能对原补条上浆进行加固,上浆时要避免补条移动。揭去旧托纸后,使用乾隆时期的棉料宣纸染成比画心色稍浅的颜色作新托纸。局条采用的是乾隆时期高丽纸,更好地保证了画心和局条的一致性。3.画心托好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粤教版必修二课件:第17课《与妻书》(共49张幻灯片).ppt
- 粤教版必修三课件:第6课《寂静的春天》(共65张幻灯片).ppt
- 粤教版必修二课件:第16课《项脊轩志》(共72张幻灯片).ppt
- 粤教版必修二课件:第14课《阿房宫赋》(共66张幻灯片).ppt
- 粤教版必修二课件:第1课《我的母亲》(共47张幻灯片).ppt
- 粤教版必修三课件:第7课《这个世界的音乐》(共47张幻灯片).ppt
- 粤教版必修二课件:第18课《逍遥游》(共65张幻灯片).ppt
- 粤教版必修三课件:第17课《宋词四首》(共88张幻灯片).ppt
- 粤教版必修五课件:第10课《哈姆雷特》(共40张幻灯片).ppt
- 粤教版必修二课件:第2课《冰心:巴金这个人》(共73张幻灯片).ppt
- 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高一英语人教版必修3(2月1-5日)Word版含解析.doc
- 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2月1-5日)Word版含解析.doc
- 英语-牛津译林版-高中-选修6单元归纳提升Unit1课件(共16张).ppt
- 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2月6-12日)Word版含解析.doc
- 试题君之K三关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01-02单元)Word版含解析.doc
- 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高考历史(2月1-5日)Word版含解析.doc
- 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7(2月6-12日)Word版含解析.doc
- 英语-牛津译林版-高中-必修2-单元归纳提升Unit2课件(共33张).ppt
- 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高考英语(2月1-5日)Word版含解析.doc
- 语文版必修一课件:第11课《陈情表》(共51张幻灯片).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