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doc
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
摘要:稳定的人类社?离不开健康成熟的道德体系的支持和维系。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人们对道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已有研究发现道德判断不是由某个特定脑区负责,而是分散在大脑各处的众多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涉及到情绪功能系统、认知功能系统及心理理论系统。针对这些不同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式,研究人员已提出了社?直觉理论、双加工理论、事件一特征一情绪复合模型理论等理论模型。尽管目前研究已取得许多成果,仍需要研究人员采用更加综合的研究手段,把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和传统心理学研究手段结合起来,从而逐渐解开道德的神经基础之谜。
关键词:道德判断;神经机制;情绪;理性;心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3)03-0081-06
一、引言
道德指一系列引导社?行为的价值观念和传统的集合。一个典型的道德价值观实例就是人们尽量避免伤害他人。哲学家通常把道德分为“描述性”和“规范性”两个类型。描述性道德是存在于特殊社?和群体之间对其成员的行为具有权威性约束和管理的一组观念和传统的集合。描述性道德涉及精神纯洁、服从权威及对群体的忠诚[1]。规范性道德是跨越人类社?所有种族和群体而存在的要求所有理性人类必须遵循的行为和规范。规范性道德比描述性道德更原始,也更基础,它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拒绝伤害和公平性,同时也包括道德的其他方面[2]。早在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家们就开始探讨是否存在比描述性道德规范更通用的道德规范形式,它们不?因为社?群体、宗教、甚至法律体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3]。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作为具有文化特异性的描述性道德研究因影响其内部效度以及外部效度的各种问题而遭遇冷落,发展缓慢。另一方面,规范性道德因其普遍存在,研究方法客观成熟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针对它们的心理学研究也相应的比较全面和深入。2007年,Haidt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结合认知神经科学、进化心理学、神经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道德领域的研究应该包括五个方面:拒绝伤害、公平性、忠诚、服从权威、精神纯洁。在这些领域中,从规范性道德角度人手的拒绝伤害和公平性研究尤其受到心理学家的青睐,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认知神经科学兴起后,以拒绝伤害为主题的道德判断神经机制的研究更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道德判断是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道德问题常用的一种方法。研究人员呈现给被试一段文字陈述或者图片,对某个道德场景或道德内容进行描述,要求被试针对所了解的内容做出某些相应的判断,比如回答是或者否,或者对故事主角行为的认同度进行评定等。经典的道德判断范式包括自苏格拉底时代留传下来的道德两难故事[4]以及Young根据意图和结果两个被试内操作变量编写的道德场景[5]等等,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已经取得了瞩目的研究结果。
二、道德判断涉及的认知神经系统
道德判断研究的哲学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成为心理学的热门话题开始于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实证研究。皮亚杰与追随其后的科尔伯格均相信儿童认知发展极大影响其道德水平的发展,使得道德判断研究领域中理性占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人们对情绪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却知之甚少。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发展起来后,研究者有了更可靠的工具和方法研究情绪,并首次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发现了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有关理性和非理性在道德判断中的功能作用及相互关系的讨论方兴未艾,各种解释虽有明确的差异,却都建立在同一个基础之上,即道德判断涉及的认知神经系统。总结以往的研究结果,道德判断主要涉及情绪功能系统、认知功能系统以及归因系统。
(一)情绪功能系统
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情绪功能系统脑区主要集中在皮层下(subcortical)组织以及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包括杏仁核(amygdala)、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下丘脑(hypo―thalamus)、前部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前部脑岛(anterior insula)、眶额叶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OFC)、腹内侧前额叶(ventral media prefrontal cortex,VMPFC)[6]。已有研究成果证明,道德判断过程中所涉及的情绪功能系统主要包括AGC、OFC、VMPFC以及amygdala。
VMPFC与皮层下各情绪中枢均有投射联结。最早关于VMPFC对人类社?道德判断存在影响的报告源于研究者对一个名为盖奇的前额叶受损病人的异常社?行为的调查。Damasio认为VMPFC受损可能?引发病人产生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青年突击队”组建及实施方案.docx
- 沪发改投(2012)130号文.docx VIP
- 梵高——.ppt VIP
- 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聘(20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液压装配知识培训课件.pptx
- 安全文明施工的安全防护设施.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1单元测试含答案 .pdf VIP
- 湖南湘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2024年.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07SJ504-1:隔断隔断墙(一).pdf VIP
- GB1094.7-2016 电力变压器 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