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益智图》探微.doc
《益智图》探微
《益智图》系清代晚期人童叶庚(1828 1899)所创制的有关“十五巧板”拼图的一本图集。童叶庚,字松君,号友莲,别号睫巢,亦作巢睫山人、松道人,瀛洲(今上海崇明)人。著有《益智图》《益智续图》《益智燕几图》《睫巢镜影》等。
益智图是用十五块拼版进行拼图的一种益智游戏,故又名“十五巧板”,它的拼制应是从传统的“七巧板”演化而来的。益智图中的十五块拼版较之七巧板中的七块拼版,数量和形状都复杂得多。这十五块拼版“合阳九阴六而得十五之数也”,据童叶庚所言是受到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中的数目一、二、四、八相加之和等于十五的启发。十五块拼版的形状具体是这样的:平行四边形一块,半圆形两块,梯形两块,大小三角形四块,曲尺形两块,小正方形截去一扇形后的图形四块,拼合起来则正好成为一个大正方形(图10、图11)。
笔者近日得览的《益智图》(图1、图2、图3)系清光绪戊寅年(1878年)刊刻的,这个刊本是《益智图》的初刻本,此书图文并茂,意趣丛生,笔者拟从《益智图》所蕴含之思想发数语而论之。
立象以尽意
“立象以尽意”是《周易》中重要哲学思想。《周易》中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周易·系辞传上》,万卷出版公司,第362页,下引《周易》均据此版本)叶朗先生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认为,“言不尽意”体现出语言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局限性。“言”——逻辑思维的语言,作为一般性的东西,不能充分表现(或穷尽)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虽然“言不尽意”,但《系辞传》中认为“立象以尽意”,事物借助形象,可以充分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
“立象以尽意”的哲学思想需要图文结合的形式来完成。图文结合形式具有直观美,能够让拼图者和读图者获得快乐的视觉享受。图像对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没有图像,思维就变成不可能的事”。在我国,古人称图文结合为“左图右书”,如明代王应电《周礼传·图说·原叙》中说:“古称左图右书,凡书所不能言者,非图无以彰其形;图所不能画者,亦非书无以尽其意。”可见,关于图与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古人早已有所探究与体悟。
童叶庚在《益智图》上卷《卷首》一开始就拼制了河马(图4)、洛龟(图5)、太极(图12)、乾卦(图13)图各1幅,其实就是表现他自己对河洛文化、周易文化的崇敬。河马、洛龟的拼制,也暗含着童叶庚自己通过图文结合来体认“立象以尽意”的哲学思想。
如《益智图》上卷诗文拼图“白衣送酒舞渊明”(诗句见北宋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图(图6),画面中陶渊明衣袂当风、步履翩跹,送酒小奚手拎酒壶、迈步矫健,朝陶渊明飞奔而去,区区十五片拼版于方寸之间,却能组合出如此具有诗情的画面,小中见大,圆融自足。观赏者足可借此品味“白衣送酒舞渊明”诗句中的意趣。
又如上卷故事拼图“博望乘槎”(张骞乘槎至天宫事,见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六》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但今存《荆楚岁时记》不存该条)图(图7),图片化繁为简,仅突出了乘槎者张骞的悠然自得,槎桠错杂参差,但整幅构图古趣盎然,槎与人互相映衬,静中蕴动,相得益彰,使得原本只得靠想象的故事有了可视、可观的直觉美感。
又如下卷器物拼图中的“合欢杯”(图8),以图版拼成合欢杯的形状,让人看图而识物,图旁附以“饮食者所以合欢也”的文字说明对合欢杯释名,如此一来,图文结合,既可立象,又能表意,器物拼图与诗文、故事拼图一样,也体现了“立象以尽意”的思想。
生生不已
谈到《周易》,人们经常还会提到其中《系辞传上》里的一句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图9)这里由太一而两仪,由两仪而四象,由四象而八卦,由八卦而六十四卦,由六十四卦而三百八十四爻的阴阳二气相互交感而产生万事万物的观念,就是“生生不已”思想。
“生生不已”思想的一种表象就是“通变成文”。所谓“通变成文”,《周易》中说:“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周易·系辞传上》,第362页)这句话强调了通变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周易》又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传下》,第367页)。并且,《周易》将宇宙变化与“天下之文”联系起来,认为:“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周易·系辞传上》,第357页)因此,古代不乏强调“美与艺术的生命在于发展变化”的观点,如东汉王延寿《文考赋画》中云:“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写载其状,托之丹青。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