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申报》窥视中法战争中的“大米禁运”.docVIP

从《申报》窥视中法战争中的“大米禁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申报》窥视中法战争中的“大米禁运”.doc

从《申报》窥视中法战争中的“大米禁运”   【摘 要】 文章概述了中法战争时期法军胁迫中国“大米禁运”卑劣手段的出笼始末。解读了《申报》对大米禁运的有关报道,对这一政策在中法战争中的实效展开讨论,认为法国的这一讹诈手段收效甚微:第一,法国此举是公然的无礼之举,蔑视公理;第二,列强之间因影响各自的利益不予支持;第三,中国官民齐心合力挫败法国的阴谋。   【关键词】 中法战争;大米禁运;《申报》   1885年2月24日,继《申江新报》刊载一则《法文译略》后,中法战争又一次被推至风口浪尖。此乃法使巴德诺脱予各国驻上海钦差及首领事官的行文,《申报》略记:   自华历本月十二日起,法船如遇船支载米出口,即当搜截查拿,惟别种货物,则不在此例。[1]   自此,民生之本——米,被法军冠冕堂皇地列为战争禁运品。这是中法战争临近尾声之际,法国企图逼迫中国就范的暴戾政策。本文试图以《申报》为基础,对大米禁运略作探讨,以期重现法军这一不为人知的海盗政策。   一、“大米禁运”的出笼   中法战争源于中、法双方争夺在越的既得利益,自1883年起,各有胜负。到1884年下半年,战争的主动权逐渐偏向了中国战场。   6月22日,法军不顾《李福条约》,在清军未撤回边界前,强收谅山。清与之激战于观音桥,并取得了胜利。继之,法又把目光转向台湾,试图封锁台湾,然未有实质性进展。据《申报》,1885年2月11日,中方对占据宣关的法军发起猛烈进攻,法军虽奋力抵抗,终连日败退,被中方赢得了主动权。   法毕竟是老牌列强,军事上没了威慑中国的突破口,也会另谋出路。折腾一番后,“大米禁运”出笼了。禁运大米不仅悖于国际惯例,还违背了西方强调的“文明”,法缘何仍出此策?中法战争史专家黄振南先生认为:法方以为“大米禁运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华北各省在冬天结束时粮食告磬,在第三者利益损失最少的前提下,迫使北京宫廷妥协,这是法方重掌中法战争的主动权最佳方案。”[2]   二、从《申报》窥探“大米禁运”   顾不上其他列强的认同,2月21日,法内阁猴急地推出了这项臭名昭著的“大米禁运”。西方各国对此态度十分复杂,或支持,或暧昧地抵制。抵制最强烈地即葛兰维尔,他毫不客气地指出:“法国对中国的敌对行为仅限于报复性质,英不承认其有大米禁运的权力。”[3]即使如此,对英人而言,大米禁运于英方来说仍是损失有限的,它不至于由此与法国刀兵相见,于是,它终是大摇大摆地出炉了。   1、公然的无礼之举   《申报》是晚清颇具影响力的舆论力量,对此自是少不了一番笔墨。据《申报》载:“上海一隅,若中国亦以局外视之,则决不相犯,其法船之所以游奕于淞口者,只以查截中国米船而已。”[4]在法人眼中,它或许是对“友好”提示,只要不反抗,即可免遭“皮肉之苦”。然对主权国家来说,这正是一支抹着毒药的利箭:即使法不侵袭上海,上海也不能放行运输米粮的船只,市场流通仍被限制。中、法系平等之国,而上海自古乃中国领地,而今被法视作局外之地,这种行文着实是对中国主权的公然挑衅。   依法方条例,大米禁运不涉及其他物种,然据《申报》,由沪开赴北洋的载有别种物资的商轮法国均缉回彻查。此外,法军还肆无忌惮地洗劫、烧毁船只,“仅三月上旬烧毁的装载麻布、棉花、绣花衣等物的商船就达五艘,其中‘杨泰兴’号船载物价值达3万两银。”[5]禁运米本就是法人不法之举,孰料如此肆无忌惮,无礼之极!   2、列强间不可磨灭的芥蒂   1885年中国的漕米早已签予各洋商。合约已定,并有粮米装入商船,孰料半路出笼禁运大米,各洋行甚是无奈,只能把米粮卸下,不敢再次承揽。眼瞧着利益受限,“怡和”等洋行以于例不合向法国提出抗议。事实上,洋行运粮已立有水脚、保险合同,在法国没正面照会之前,断不会退运,只是增加水脚银、保险银。然而,即使按苏、浙粮米一百万斤库存核算,额外的水脚、保险金皆成巨款。对资本家而言,只要有利益引诱,他们会勇于冲撞政策。如今“大米禁运”直接遏制了利益获取,各国资本家虽暂时默认,但要放弃诱人的利润,没有哪国是乐意的。   对付中国,西方历来沆瀣一气,然牵扯私利,狗咬狗的内斗亦不足为奇。一旦利益限制超越一定的度,这个定时炸弹的威力不容小觑。   3、心虚的“大米禁运”   禁运大米原是法国企图扭转战局的“杀手锏”,然,此间恰是中法议和之际,为停战修约,法方必当细细掂量。   禁米之初,赫德以:“禁阻徒然使上海船运夫事业,并且这款会使中国人感觉商务条约是在要挟下订立的,有伤中国体面”为由,希冀法方顾全大局。他建议在关于“米”的条款必须保留的情况下,文字上尽量温和。“我极力主张完全取消这款,因为第一它的存在并不能使法国得到物质利益,而第二它有伤中国的面子,取消它将是体谅而可感的”,“而这一款却会伤损谅解等等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