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的真性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演的真性情.doc

导演的真性情   多年来,我与戏剧界一些前辈及其家人常有接触,茶余饭后,海阔天空,云卷云舒,趣味盎然。但是,泉溪归海,话题归总离不开剧本、导演、表演等等。特别是一些著名大导演的工作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感受到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他们的性情及人格魅力。   儒雅智慧的欧阳予倩   1943年至1944年,正值日本妄图鲸吞中国,我军民撤退西南的艰难岁月,欧阳予倩策划发起了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来自桂、粤、湘、贵等8省28个剧团(队)1000余名戏剧工作者,历时3个多月,演出73个戏剧剧目,观众达10多万人次,声势空前浩大。   在西南剧展期间,当局规定凡是展演的剧目,必须办理报审手续,取得准演证才能公演。为了确保剧展顺利进行,欧阳予倩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巧妙斡旋与斗争。本来,曹禺根据巴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四幕话剧《家》,其上演报批手续已经办好,广告登了,戏票也发了。但直到演出当天上午,准演证还发不下来。张客急忙派人到审查处据理询问,审查处推托说:第二幕中瑞珏枕边摆放《安徒生童话集》不妥,最好换成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欧阳予倩得知这种情况,想到那位审查处处长恰巧与自己是湖南同乡,于是立即打电话给他,严肃地批驳了审查处提出的换书意见,并软中带硬地说:“请你权衡一下利害关系吧,西南剧展的会长是省府主席,这点你是知道的。为了一本《中国之命运》而把事情弄僵,恐怕也不大好!”放下电话,又风趣地对秘书说:“你再去一趟,顺便带点东西(指戏票)塞塞他们的嘴巴。”这样,话剧《家》才得以与观众见面。   严格精细的孙维世   留学俄罗斯的孙维世,在担任中国实验话剧院总导演时,经常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观念灌输给演员们,要求演员“戏路要宽,要演好千面人。”   1959年,实验话剧院演员石维坚已经在《一仆二主》、《桃花扇》中演过男主角。60年代初,剧团到山西省排《汾河湾》,起初没有他的任务。经他再三争取,孙维世才同意他演男主角B组、群众乙,并担任场记。这出戏在农村粗排时,观众和剧团对他的表演很赞赏。可是回到北京再细排时,孙维世却取消了他的B角,只让他演群众乙,继续做场记。石维坚心里有点打鼓,“是不是大家都认为我演得不错,而总导演孙维世不满意呢?”虽然心里琢磨,但他仍然一丝不苟地演好群众乙,认真做场记,仔细看大家排戏。一天上午彩排即将结束,突然孙维世招呼石维坚:“小石,你来从头排一遍。”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要做到台词、走位都准确相当不容易,然而石维坚做到了,孙维世微笑着点点头。这部剧共四场,正式演出时男主角由AB角各演两场,这在剧院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后来才知道,孙维世完全信任石维坚的演技,但考虑到如果只让石维坚演主角,那么另一个演员会永远失去饰演主角的机会,为了多给青年人锻炼成长的机会,所以做了如此特殊的安排。   敢说真话的焦菊隐   戏剧界的导演有“南黄北焦”之说,“南黄”是指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黄佐临,“北焦”指的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总导演焦菊隐。焦菊隐学在国外,回国后为北京人艺先后导演了《龙须沟》、《明朗的天》、《耶戈尔·布雷乔夫》、《茶馆》、《虎符》、《蔡文姬》、《武则天》、《胆剑篇》等古今中外诸多剧目。他治学严谨,勇于创新,是一位永无止境的探索者。他善于把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观点和艺术手法,融会贯通地运用到话剧艺术当中,从而创立了自己的导演学派,同时缔造了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他曾设想把《白毛女》搬上话剧舞台,以全新的民族化形式呈现给观众。但“文革”彻底毁灭了他的理想。据说,江青说焦菊隐这个人很坏。于是他被定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第一批被关进“牛棚”,受尽折磨。1973年,北京话剧团(“文革”中北京人艺被改为此名)排了话剧《云泉战歌》,这是一出歌颂农村干部王国福阶级斗争精神的戏。军工宣队让焦菊隐去看并让他谈意见。当时如果违心地投“上边”所好便可保身,这一点书生气十足的焦菊隐不是不明白,可他却坚持一贯地在艺术问题上不讲情面、不说假话,给这出戏的打分评价是:“政治上刚及格,艺术上只能给20分。”这一下可不得了,军工宣队立刻把这当成“阶级斗争的新动向”,给他施加了更大的政治压力,对他批判升级。   把排练场当“练兵场”的金山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总导演金山,针对“文革”后排演场纪律松懈的状况,提出在排演场不要做与戏无关的事。他说:“这是个严肃的地方,不能松松垮垮,跷起二郎腿交头接耳,什么‘门口登记大白菜呢!’‘嘿,商场来了一批飞鸽车’等等。这些可以讲,但不要到这儿来讲。与戏无关的事,都不要到这儿来讲和做。过去(指‘文革’前)排演场里在艺术上浓烈的探讨空气,以及严肃认真的作风等等好的传统,我们一定要拣回来。”在他心目中,排演场就是“练兵场”,练得好不好,“决定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