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共42张)答辩.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宽对 即要求宽松的对偶,格式上放宽了一些,只要结构上 基本相同,音韵大致和谐即可,而且相对应的字可以是相同的字。 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1)正对 即上下联意义相同、相近的对偶。两联在内容上往往互相补充。 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反对即上下联意义相反、相对的对偶。 如: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从内容上分,对偶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3)串对 又叫流水对,即上下联意义相承、相接的对偶。两联之间常为承接、因果、假设、条件、转折等关系。 如:①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承接关系) 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果关系)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假设关系) ④春天播下千粒籽,秋后收回万斤粮。(条件关系) ⑤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转折关系) 从内容上分,对偶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对偶是汉语所独具的修辞格,恰当地运用对偶,可获得良好的表达效果。 ①由于对偶的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两两相对,从而获得对称美。 ②由于平仄谐调,节奏鲜明 ,悦耳动听,从而获得音律美。 对偶的作用 1: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渠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 【练习】 zxxkw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一庭佳丽莺唤起, 小苑西回, 红雨树边, 此间有尧天舜日。 看池边绿树, 小苑西回, 此间有舜日尧天。 看池边绿树, 树边红雨, 莺唤起一庭佳丽, 【练习】 把下面句子中红色部分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斩断长江千里水, 锁住三峡无数峰 【练习】 《三二》P83 第4题 《练习册》P19 第22题 【练习】 【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概念: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对偶是两项的对说。 (2)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对偶不仅要求两联字数相等,还要求结构一致。 (3)排比中常含有反复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避免同字反复的现象。 (4)对偶要求平仄对仗,排比则无此要求。 《练习册》P17 第4题 第6题 【练习】 【反复】 反复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思想感情,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概念: 【反复】 (1)连续反复。例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间隔反复。例如: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种类: 效果: 对……进行反复,突出了……(对象)的特点,强化了作者的……态度(感情)。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 【反复与排比的区别】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例如:(1)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 (2)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 【设问】 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1、概念: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2、特点: 无疑而问。 3、作用: 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 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概念: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2、反问的作用: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共同点: 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不同点: (1)设问自问自答,有问必答;反问则可以不答。 (2)设问句后都用问号;反问句后可以用问号,也可用叹号。 (3)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地表示。 (4)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例1:是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