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党员标兵杨善洲,感恩精神要学习.doc
党员标兵杨善洲,感恩精神要学习
【摘 要】古人云: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它教诲世人,当我们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然而,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却日渐为当代人所遗忘。文章以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为例,探索社会上的感恩现状,面对社会上奉献意识淡薄、缺少感恩的现象,从杨善洲的出身到他的具体事迹中来探索他的感恩精神,证明他的感恩精神伴随一生,并以这种精神为指引,倡导人们心存感恩并要学会感恩。
【关键词】杨善洲;事迹;精神;学习;感恩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杨善洲的事迹,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他是那位种树的老党员,那位带领大家造林5.6万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今朝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的老书记。他为什么要回大亮山?为什么要在大亮山种树?为什么要把辛辛苦苦种的树全部交给国家?因为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他要感恩家乡,感恩于家乡的人们;他要感恩大亮山,感恩于大亮山的养育;他要感恩祖国,感恩于祖国的栽培。
一、平凡的出生,不平凡的人生
杨善洲,出生在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大柳水刘家山头一户贫穷的农民家,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施甸区、县主要领导,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1988年6月退休以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把“亮山”变成了“绿山”,郁郁葱葱,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群众修建了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余地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的村寨农户,电通路通。他的贡献,不只是“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 “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等这些称号能表现出的,他的贡献用默默无闻来形容最为贴切。我认为他是“公正廉为官三宝,洁自律两袖清风”这两句话的具体表现。工作37年来,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勤奋工作,发展了保山的经济、贡献了保山的社会;他始终笃行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廉洁奉公,树立了党员的好榜样;他始终恪守人民公仆的精神高地,全心为民,坚守了党员的职责。
他用一生来见证一切,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可以形容他,可我不愿多说,只愿我们将他铭记于心,只愿我们用实践来证明他的伟大。
二、感恩伴随他的一生
感恩家乡。正如作家莫言对自己家乡山东高密有的特殊感情一样,杨善洲对自己的家乡同样有着无法形容的感情,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乡的这份情。莫言用笔来抒发对家乡的眷恋,杨善洲用行动来证明他的眷恋。1927年1月,杨善洲出生于姚关镇一户贫民家中,兄弟姊妹共6人,却仅有他和妹妹杨善珍得以存活。父亲早年病逝,在他6岁时,家里将他拜寄给陡坡村红岩脚一位叫马莲头的妇女,起名“马桩”,人们称他“小马桩”。杨善洲的寄母,是一位草药医生,对他关心备至,寄名后把杨善洲接到附近的私塾读书。高小时,杨善洲寄宿在外婆家,靠外婆给的两亩半山地养家。高小后,由于家里贫寒没能让杨善洲继续完成学业,杨善洲便辍学回家务农,一家4口艰苦度日。随后杨善洲师从姚关董龙村杨有和师傅,学习石匠活儿,学到师傅精湛的手艺后给乡里人带来了方便,深得乡里人喜爱,为此常收到乡亲们为他做的衣服。
不论何时提起家乡二字,他眼里充满的总是温暖。杨善洲感恩家乡及家乡的人:生父母、寄母、外婆、师傅和乡亲们。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对他有恩,没有这些人就没有活到今天的杨善洲。
感恩大亮山。曾今的大亮山,山光水枯,翻越几道坡,爬五六公里山路才挑得到水。山里人家遇上红白喜事,主人不但要建一个“礼簿”,还要建一个“水簿”一一记录乡邻送来的水。当别人家有事时,再足额归还“水账”。从小生活于此的杨善洲,深刻体会到树木、水源对家乡人的重要,在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他曾边读书边种地,他深知在大亮山种地养活家人是多么的艰辛。然而,正是这片“亮土”让他从小知道生存不容易,正是大亮山的现状让他感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正是大亮山给了他实践和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所以,他感恩于大亮山,他为大亮山披上绿衣,为大亮山蓄积水源,让大亮山充满生机,让大亮山造福子孙后代。
感恩祖国。在杨善洲的七年石匠生活中,曾经历了一件国难当头的大事,日本侵略者把战火烧到家门口,他义无反顾去当民夫,运送抗战物资、抬伤员、修桥筑路,直至胜利。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2月9日云南和平解放,1950年1月5日保山县人民政府成立,同月23日第六区人民政府成立。新中国土改,他参加土改工作队,领正式工作队员的一半的工资,大家叫他“半个土改队员”,杨善洲笑着说:“跟着共产党干,工资发不发都一样。”由于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