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登州赤山法华院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登州赤山法华院研究.doc

唐代登州赤山法华院研究   摘 要:赤山浦(今石岛湾)以“大唐东北地极”的地缘优势,成为张保皋在唐贸易联络地和中转站。张保皋选址赤山村,建造了一座法华寺院。总体上讲,赤山法华院是一座新罗寺院,同时受到一些唐代风俗的影响。对赤山法华院研究,能够反映出唐、日、朝的民间交流。   关键词:赤山法华院;赤山浦;中日朝关系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125-02   赤山法华院为唐代新罗人张保皋所建。张保皋于唐穆宗三年(823年)征得唐政府的同意,在赤山浦(今石岛湾)建立了赤山法华院。日本和尚圆仁曾三访法华院,居留长达两年零九个月,并在其著作《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留下浓墨重彩。法华院毁于武宗灭佛,仅存在21年,但却见证了唐代中、日、朝三国的友好往来。   一、赤山法华院的地缘优势   赤山法华院是张保皋进行中、日、朝三国贸易的重要据点。唐穆宗四年(824),张保皋卸甲归于赤山浦,并在唐政府的同意下建立了赤山法华院。张保皋镇守新罗西南莞岛清海镇,致力打击海盗,确保海路畅通。其后,他利用自己身份优势,开始从事利润丰厚的唐日贸易。赤山浦即其重要贸易据点。   1.依托“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   赤山之所以被张保皋选为进行中、日、朝三国贸易的重要据点,首要因素就是地近登州古港,能够利用登州附近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   登州港位于丹崖山内侧,负山控海,形势险要。又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洋流优势,成为南北海上交通的中枢和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在中、日、朝三国海上交通线上具有重要地位。《新唐书?地理志》记述了唐朝与邻国交通的七条路线,其中“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则是中朝、中朝日之间往来的主要海路。这与日本早期文献中记载的“北路”海道部分,十分相似。“北路(新罗道),这是遣隋使和初期的遣唐使经由的路线。从日本―筑紫一壹岐(岛)―对马(岛)―济州岛,经百济(后并为新罗)―横越黄海―山东半岛的登州―莱州靠岸上路。从这儿走陆路,经青州―兖州―曹州―汴州―(开封)―洛阳,最后到达长安,回国时仍按原路返回”[1]。正是依附在这条历史悠久,被认为是“最安全[2]”的唐、日、朝交通贸易繁荣的大海路,才使得赤山得以发展,成为唐、新罗、日本相互贸易的重要补给站和据点。   2.赤山地理位置优越   赤山浦本身也是优良海港,且地处“大唐东北地极”。   赤山浦(今石岛湾)东、南两面濒临黄海,西、北两面与大陆相连,东部又有莫邪岛作为它的屏障,是一个天然的优良港湾。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它成为唐王朝与朝鲜半岛各国及日本列岛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往来、交流的重要口岸。从赤山浦出发渡海到新罗,一般只需三四日的航程。   又因为赤山浦被认为是“大唐东北地极[3]193”之处,是唐与新罗、日本交通的正宗通道。因此此处常常成为新罗、日本遣唐使的登陆地点和中国派遣访问船队的出海口。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六月二十八日,圆仁在赤山法华院中,就遇到了“大唐天子差入新罗慰问新即位王之使青州兵马使吴子陈、崔副使、王判官等卅余人”。甚至有些情况下,此处被认为是必经的出入口。圆仁和尚归国时,本打算从楚州“过海归国”,却被当地政府拒绝,说:“登州未是极海之处,……事须递到登州地极之处,方可上船归国者[3]189。”不得已,只好又北上登州,从赤山浦登船返回日本。   3.所在地新罗侨民相对密集   再次,张保皋选择在赤山建法华院,也是因为山东沿海地区也是新罗人活动的密集地区,新罗人活动的足迹处处可见,比比皆是。   由于居住在山东半岛上的新罗人甚多,已形成了由新罗人群聚的“新罗坊、新罗院”,圆仁所到之处,就有文登赤山的新罗院,登州的新罗馆,青州的新罗院,直到青州境内的长山县(今属章丘)仍有新罗院。还有专门管理新罗人户的“勾当新罗使”和勾当新罗押衙所,形成了独特的新罗侨民社区。   这地区的新罗人有被贩卖而来的新罗奴婢,但更多的是新罗商人及其家属。海盗贩卖新罗人口是唐政府和新罗政府都很重视的社会问题,从文献记载不难看出唐朝政府多次禁止买卖新罗人口。解决这一问题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淄青镇节度使李正己等三代人,海盗大肆掠卖新罗奴婢,很多新罗人涌入中国;第二阶段,唐廷平定淄青镇李氏割据势力后,解放新罗奴婢,使很多新罗人在放良后聚居于山东沿海地区;第三阶段,新罗人张保皋在东亚海域频繁活动,加强了唐代新罗人的凝聚力。对于被解救的新罗奴隶,有的在政府的组织下得以返乡,而有的老弱者、无家可归者,则准许就地落籍。新罗人进入唐朝特别是登州、莱州等沿海州郡“傍海村乡”,是一个重要侨民来源渠道,但也不可估量过高。   登州以及沿海诸道流动的新罗人口,和在登州地区的常住人口,除了部分僧侣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