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使用关键控制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兽药使用关键控制点

无公害畜产品——兽药使用关键控制点 ???? 一、前 言 1、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意义食用安全的动物源性食品可增进健康,同时也是一个基本的人权问题。动物源性食品中的致病菌及有害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发达国家每年约有二分之一的人感染食源性疾病,这一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食源性和水源性腹泻在一些尚不发达国家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二百二十万人为之丧生,其中绝大多数为儿童。食源性疾病还可导致关节炎和麻痹等并发。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对人类及环境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远期和累计性的,如致癌、发育毒性、体内蓄积、免疫抑制、致敏和诱导耐药菌株等。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各国对新的挑战作出应答。即必须加强对与食品有关的化学、微生物及新的食品相关技术等危险因素的评价,建立评价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新方法,同时各国还将互相协助创建并改进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体系。 2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过去几十年世界各大洲均有食源性疾病的爆发,爆发仅反映了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的问题的一个方面。食源性疾病通常累及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某些疾病患者,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个人、家庭、社会、商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利益,同时增加了保健体系的负担。因食源性疾病导致的收入损失使贫穷者的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状态。 (1)微生物性有害因素:过去几十年进食被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发达国家每年约有1/3的人患食源性疾病。美国每年约有7600万例食源性疾病患者,其中325000人入院治疗,5000人死亡。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消费者中对食源性病原菌易感人群的增加、食品流通的广泛性、发展中国家对肉、禽的需求量增加、致病菌菌株的突变等因素是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升高的原因。通过实施微生物学危险评价(MRA)和危害性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可对微生物性有害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 (2)化学性有害因素:有害化学物质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食品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包括天然有毒物质(如霉菌毒素、海洋类毒素)、环境污染物如汞、铅、二恶英和天然植物毒素如马铃薯中的龙葵素等;食品添加剂、营养素(如维生素和矿物质)、农药和兽药残留等的使用增加并改善了食品的供应,但前提必须证明是安全的。化学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可分单剂量暴露或低剂量长期暴露,对农药、兽药和食品添加剂的危险性评价必须以丰富的资料为基础。有害化学物质对免疫、内分泌及发育中的神经系统的影响应结合食品中该物质的危险性特征进行研究。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应特别考虑高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及老年人,永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中应特别注意农残和其他化学物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3)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现状令人担忧。由于在畜牧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亚治疗剂量药物,食品残留问题已经相当普遍。除使用违禁药物外,不遵守休药期、动物个体代谢差异和不合理用药是导致兽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 3、兽药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 近几年,农药、兽药残留事件、“瘦肉精”事件、食品中毒事件不断发生,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危害消费者健康,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由于农药、兽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加上工业和生活“三废”污染,造成一些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有害物质超标。在加工过程中,由于一些经营者违法违规使用禁用品,致使有的产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包装、储藏、运输等物流设施落后和管理不善,有的造成“二次污染”。例如,1996年5月下旬,日本几十所中学和幼儿园相继发生6起集体大肠杆菌O157中毒事件,中毒超过万人,死亡11人,波及44个都府县。1999年5月比利时“二恶英污染食品”事件,造成的直接损失达3.55亿欧元,如果加上与此关联的食品工业,损失已超过上百亿欧元。2000年底至2001年初,法国发生李斯特氏菌污染食品事件,有6人死亡。2000年6月,食用日本雪印牌牛奶使14500多人患有腹泻、呕吐疾病,180人住院治疗,使占牛奶市场总量14%的雪印牌牛奶进行产品回收,全国21家分厂停业整顿。2001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60多人到医院就诊,症状为心慌、心跳加快、手颤、头晕、头痛等,原因是食用了含有“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 另外,由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我国畜产品的出口。例如:1990年出口日本的一万吨肉鸡,由于检测出抗球虫药氯羟吡啶的残留超标,要求我国政府销毁所有产品,给我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年,出口到德国的蜂蜜由于农药“杀虫脒”残留超标而被退货。2002年英国在抽样化验中发现来自中国的蜂蜜中含有超标的氯霉素,英国蜂蜜进口协会建议所有的会员停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