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风问俗 效力乡国.doc
采风问俗 效力乡国
[提 要]徐氏为晚清绍郡四大家之一。本文记叙了他们在时代转型中的鼎新变化,尝试将其家族与社会、国家联系起来,探讨其中意义。
一、徐树兰及栖凫徐氏
徐树兰,字仲凡,号检庵,山阴栖凫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授兵部郎中,改知府。以母病,归不出,旋以地方公益自任。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月卒,年六十五。长子徐元钊,字吉荪,晚号?园。光绪戊子科副贡,司铎台州太平,推升河南灵宝知县。工诗古文词,著有《?园诗草》。次子徐尔谷主持家族事务,主要精力放在实业和地方自治上。上海是他事业的中心。三子嗣龙,1913年在绍兴组织自由党。四子维烈事迹未详。
徐树兰家族世居绍兴城南栖凫村,先世故清寒,以农儒继业。据《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民族》:“栖凫徐氏,先世居淮上。有名处仪,字尚威者,宋崇宁初进士,官给谏。建炎间与兄处仁,扈跸南渡,同居山阴之项里。其裔名德明,字大宏,由项里迁居山阴之?凫村。选举表中之徐树兰、徐维则,其裔也。”大弘公徐德明为栖凫第1世。徐树兰之父云泉公系第24世,其人“敏练,善商战,赢得过当”,家境渐殷实。在咸丰八年(1858)迁至府城大坊口,同治七年(1868),又于水澄巷购地建房。十一年(1872),徐树兰遵父命“筑徐氏义塾于郡城古贡院,名曰‘诵芬堂’,延师以教族之无力者。”徐树兰讲求画学,胞弟徐友兰(过继给怀瑾公)喜吟咏,于是在其右“别构精舍”共读,自谓“自戊辰以来同居三十年,门庭肃雍,长幼秩序,水澄之徐最所称道”,为清末绍城徐、李、胡、田四大家之一。
二、与时代共进的古越楼藏书
晚清,处在蜕变中的弃旧图新的士绅逐渐向城市集中。他们首先致力于新式教育及地方自治,“驰誉乡邦为士绅表率,负芨东西效力于乡国,挤挤跄跄备一时之选”,成为迈向新时代的精英力量。据地方志记载,徐树兰与其次子徐尔谷“皆喜购旧书,书贾多集其门。”胞弟徐友兰亦性好收藏,凡旧钞、精刻、石墨古今法帖、书画,有所见辄购庋。适逢乱世,颇有建树。徐维则又在水澄桥南首创办墨润堂,销售书籍,并自设木刻作坊。光绪十二年(1886),蔡元培因自己老师田春农的介绍,开始为以孙(徐维则)做伴读,并为校勘所刻《绍兴先正遗书》、《铸史斋丛书》等。据《蔡元培自写年谱》:“蔡元培到徐氏后,不但有读书之乐,亦且有求友的方便。以孙之伯父仲凡先生(徐树兰)搜罗碑版甚富。……那时候,年辈相同的朋友,如薛君朗轩、马君湄莼、何君阆仙等,都时来徐氏,看书谈天。”据蔡元培《戊戌知服堂日记》:“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十八日,以孙贻我《刘子全书遗编》、《述史楼丛书》”。据《刘子全书遗编》中钟念祖序:“徐显民(徐尔谷)秀才闻有斯役为,从董君竟吾假藏本交瓢翁,始籍付梓并据镂补中间模糊虫损。……而第一卷二十二页独缺。显民从兄以孙孝廉知董氏尚藏残殃有之,复为借来捡补,所失得完。”它们均为徐氏刻本。在浓厚的文化守藏情节基础上,徐氏家族的思想转变更为迅速,率先做出了兴学?办图书馆的举动。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朝命兼采中西实学,倡设学堂。徐树兰“查盛杏孙(盛宣怀)京卿在天津道任内禀请北洋大臣奏设之头,二等学堂最为得要。绍郡经费未充,只能设立二等学堂,今拟仿其规制,假借豫仓,创办绍郡中西学堂”。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蔡元培携眷回绍兴,出任绍郡中西学堂的总理。一般而言清末学校可分作三类:凡用国税立者曰官立,用地方税务立者曰公立,用人民私财立者曰私立。兴办学堂有二个关键人物,一是监董,由地方官或士绅担任,作用不在于学堂内部管理,而是创立学校,拟定发展目标。时浙江巡抚任道熔在浙省士绅捐资兴学的一份奏报中说:“惟事创始,筹款维艰,尚赖地方绅富集资捐办,以辅官力之不足”。二是监督,主持全校教学。绍郡中西学堂开绍兴乃至浙江近代教育先河,促成了赴外留学制度的建立。徐世保即为该校首届毕业生。此后学校数度迁址,1954年定名为绍兴第一中学。学校创办之初设立养新书藏图书室,今存一部图书上钤有“光绪二十三年会稽徐维则捐”、“养新书藏图籍”和“绍兴府中学堂藏书?阅后缴还,请勿遗失”三枚印章,说明至少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学校已经开始“购储”图书。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培养革命军事干部,光复会领导人徐锡麟、陶成章拟在中西学堂旧址创办大通体育师范学堂。正月,他们“赴府城,谒豫仓董事徐以孙,商借仓屋。”徐世佐任器械体操教员兼学校庶务。这里已经成为皖浙起义领导机关的所在地。从两校走出了徐锡麟、秋瑾、陈伯平、王金发等辛亥革命的主将和许寿裳、夏?尊、陈建功、胡愈之、潘家铮等在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另一方面创办者自身也通过学堂这种形式实现了角色转化。
光绪二十六年(1900),徐树兰在府城创办古越藏书楼,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成开放。他在《为捐建绍郡古越藏书楼恳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