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裔美国文学中黑人形象的变迁.doc
非裔美国文学中黑人形象的变迁
【摘 要】 本文通过解析三部在美国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小说,探讨黑人形象变迁经历的四个阶段,并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即早期黑人奴隶的形象,即逆来顺受的沉默者;美国内战之后的黑人形象,即为丢掉传统的被同化者;主人公完成了身份认定和自我认识,成为对自我身份的探求者;以托尼·莫里森为代表的美国当代黑人作家使黑人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因此成为黑人文化的代言人。
【关键词】 黑人形象;变迁;联系
非洲裔美国黑人被奴役压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洲大陆沦为殖民地时期,黑奴被贩卖到美洲之后主要在南方种植园做农奴,不仅承担最繁重的劳役,作为奴隶主的私人财产被随意买卖,还深受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无情虐待和残酷剥削。随着美国工业的发展,黑人不断涌入大城市做工和生活,美国内战虽然实现了黑人解放运动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广大黑人从奴隶变成自由公民,从法律上废除了奴隶制度,但是黑人依然遭受种族歧视,处在社会的底层,无法享受和白人同样的待遇。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争取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权利的大规模斗争运动兴起,在马丁·路德·金等新一代黑人领袖的指引下,黑人的自我意识进一步觉醒,争取民族解放和民主权利的情绪也日益高涨。作为一种与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紧密相关的艺术创作形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自然而然的就与不同的社会背景有关。本文将以三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中的黑人形象为例,主要讨论黑人形象变迁的四个阶段,即从逆来顺受的沉默者到被白人同化者,继而成为自我身份的探求者,最后成为黑人传统文化的代言人。
一、逆来顺受的沉默者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主人公汤姆是典型的处于种族主义压迫之下且命运悲惨的黑人奴隶形象,他所处的时代正是蓄奴制度的盛行时期。在当时的奴隶制度下,黑人受到极为残酷的剥削和压榨,繁重的劳动,非人的生活待遇,监工的摧残和虐待使大批黑人奴隶死亡。同时,黑人奴隶还被剥夺了一切做人的权利,奴隶以及奴隶的子孙后代都是奴隶主的私人财产,可以像牲畜一样随意被买卖。
面对主人的无情欺压和残暴行为,汤姆叔叔只能被迫选择隐忍和服从。与其他黑人奴隶对奴隶主的满腔仇恨不同,汤姆却恳求别的奴隶不要怨恨主人,当汤姆听说自己被主人卖给奴隶贩子之后,不仅没有怨恨主人,还为主人的行为开脱。“老爷一向认为我靠得住——就让他永远把我当成一个靠得住的人吧。我从没有辜负过老爷的信任,也没有利用我的通行证做过违背我诺言的事,这不是老爷的过错。”[1]在第二个主人决定给他自由后,汤姆仍然拒绝马上离开并发誓“只要老爷还在痛苦之中,只要老爷需要我,只要我还有用处,我就留在老爷身边。”[2]汤姆后来不幸落入残暴无情的奴隶主勒格里的魔爪,然而勒格里对他的虐待和凌辱不但没有激起他的仇恨,他还为主人罪恶的灵魂无法得到宽恕和救赎而担忧,他拒绝逃跑,也拒绝杀死勒格里以暴力反抗的方式来获得自由。善良虔诚的汤姆虽然以基督徒的精神忍受了残酷的奴隶主对他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最后却没有获得自由,而是被主人活活打死,“忍耐”的结局换来的也只是死亡。因此他代表了早期黑人奴隶的形象,即逆来顺受的沉默者。
二、丢掉传统的被同化者
美国内战之后,黑人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然而种族歧视的阴霾却并没有因为奴隶的解放而消散,在白人的思想观念中,黑人的地位仍然是卑微低下的,根本不值一提。此时部分黑人已经摆脱了经济上的从属地位,取得了经济独立,然而在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方面他们依然低人一等,黑人无法实现进入白人主流社会的愿望,只能处于“边缘人”和“他者”的地位。
奴隶制废除之前黑人没有自我,他们只是主人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买卖。然而奴隶制被废除以后黑人仍然没有自我,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于,随着美国和非洲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黑人在无形之中被割断了与非洲历史文化的联系,他们在被迅速美国化的同时也抛弃了非洲的文化传统。《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父亲戴德二世即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被同化者:为了跻身白人主流社会,他残酷地剥削压迫自己的同胞,不择手段地拼命积攒财富,他相信金钱能够换来自由,只要占有足够的财富就可以实现他的人生目标。从表面上看,他似乎是如愿以偿了,他成为了当地最富有的黑人,但是他却永远无法实现自己进入白人社会的理想。因为对于美国黑人来说,经济上的自立和物质财富的丰厚并不等于种族上的平等和文化上的被认同,物质生活富裕的黑人也不会得到白人社会的承认。因此,戴德二世代表了美国内战之后的黑人形象,即为丢掉传统的被同化者。
三、自我身份的探求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战争促进了工业的发展,黑人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迁移,生活条件有所提高,生活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此外,一战结束后黑人民族运动高涨,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黑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