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正杰大提琴独奏会参考资料
張正傑大提琴獨奏會
演出企畫書
與浪漫大師的美麗邂逅
張正傑大提琴獨奏會~與浪漫大師的美麗邂逅
一、活動宗旨
1853年,年輕的布拉姆斯(J.Brahms 1833-1897)親敲前輩舒曼(R.Schumann 1810-1856)的門,他忐忑不安,不知道這道門開後,會是怎樣的狀況?
幾分鐘後,舒曼聽了布拉姆斯的彈奏,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揮筆在《新音樂報》熱情地向人們介紹這位年輕的作曲家。文章中讚譽他是〝喚起人們去表現最高理想〞的〝出類拔萃〞的藝術家。
當時的相知相惜造就了一番佳話,兩位大師不僅在音樂上互相敬佩、互相影響,在生活上也是非常親近。只可惜舒曼因為遺傳疾病而住入精神病院早逝,但是,布拉姆斯仍是舒曼夫人與家庭的終身好朋友。
國內知名大提琴家張正傑感動於二位大師豐沛的情感,更對他們的作品多有研究,邀請鋼琴家諸大明一起合作將這二位大師的作品介紹給國內的聽眾。在政經環境紊亂的現今社會,不妨讓我們回到藝術的世界裡,在最真誠的藝術之心中,懂得互相珍重,懂得愛。
二、實施細則
計畫實施時間場次:民國九十六年下半年12月18日,於花蓮慈濟大學演出一場
演出者:大提琴/張正傑、鋼琴家/謝婉玲
演出曲目:
舒曼:幻想作品73乃舒曼於1849在德勒斯登所作。當時克拉拉長期在外演出,舒曼因而和一些德勒斯登樂團的團員以演奏音樂來尋求慰藉。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舒曼豎笛創作了鋼琴伴奏的小品E小調奏鳴曲充分展現出布拉姆斯對古典與傳統的堅持,音域偏低,三個樂章都是小調,聽起來比較荒涼、深沈、樸實。F大調經過二十一年才寫作第二號,屬於成熟時的晚期作品,比第一號更熱情明朗、用高音域、優美抒情、鋼琴部分也更豐富。
演出者簡介
大提琴家 張正傑
國內最知名的大提琴家張正傑(Chen-Chieh Chang),曾應邀於首次「總統府介壽館音樂會」,及世界頂尖室內樂團體「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Alban Berg Quartett)訪華音樂會中演出。 張正傑以其精湛的琴藝及豐富的創意深受全國樂迷的喜愛與支持,曾深入全省文化中心、校園、工廠、監獄、醫院、啓智中心等地,將音樂推廣到各個角落:如「動物狂歡節」於木柵動物園演出、「詩與音樂的對話」呈現新詩與音樂的美麗邂逅、「義大利麵與維也納咖啡」結合美食與音樂、「料理東西軍—茶與咖啡的世紀大對決」結合國樂與西樂同台競技、「太魯閣峽谷音樂節」與大自然的對話吸引8000多位觀眾於布洛灣聆聽、讓「巴哈與孔子」於孔廟做跨世紀的對談、「韋瓦第四季與皮影戲」結合皮影戲與西洋音樂、「巴赫的衣冠琴秀」結合服裝與音樂、「美猴王鬧場」與京劇大師朱陸豪合作演出法國印象派大師德布西(Debussy)的作品等等,在國內掀起陣陣藝術旋風。
張正傑畢業於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in Wien),師事大提琴家Valentin Erben,並接受大師Andre Navarra 及Heinrich Schiff之指導。1984年冬,以特優成績獲演奏家文憑,並獲奧地利教育部全額獎學金赴芬蘭隨柴可夫斯基大賽得主Arto Noras研習特殊演奏技巧。1986年秋,獲芬蘭西貝流士音樂學院(Sibelius-Akatemia)最高藝術演奏文憑。 返奧地利後,接受Vorarlberg音樂學院專任教授之甄選,成為該校最年輕的教授,1986年秋,同時獲瑞士音樂院聘為該院兼任教授,並榮獲瑞士青年藝術家獎。維也納日報評論其音樂:「明亮的技巧、豐富的感情,為巴哈無伴奏組曲創造了最高的境界….」。
1989年張正傑應東吳大學邀請返國任教,2002年起於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擔任副教授、駐校藝術家及藝文中心主任。張正傑亦擔任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及基隆市文化基金會董事,並於1997年獲得中華民國青年獎章。
張正傑常應政府單位與民間團體之邀赴各地演講,也跨足於廣播界與出版界,曾在中廣音樂網頻道主持「弦外之音」節目近十年,並多次在報章雜誌上撰寫介紹古典音樂的專欄。張教授著有「調琴高手」、「我的外遇」二本著作,廣受樂迷們喜愛。
鋼琴家 諸大明
被譽為「現今美國樂壇最引人矚目的鋼琴家之一」的諸大明(福特渥斯電訊報),自九歲起正式學習鋼琴,十歲即舉行獨奏會,引起轟動。1981年應邀參加世界四大鋼琴比賽之一的美國「范克萊本國鋼琴大賽」,以精湛琴藝,成為第一個在這項國際大賽中獲獎的中國人。
美國權威樂評家哈洛德荀柏格爲此以「中國鋼琴家諸大明震驚了克萊本大賽」為標題,在紐約時報發表了專題報導。並稱諸大明為「最具魅力之演奏家」,隨後,諸大明到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研究深造,師承鋼琴大師魯道夫費庫斯尼(Rudolf Firkusny),取得「國際吉娜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