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哲学常识 第一课第二节考能培养给力演练.docVIP

【优化方案】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哲学常识 第一课第二节考能培养给力演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哲学常识第一课第二节考能培养给力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高考福建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A。面对明月,不同的人、不同境况下有不同的感悟,正说明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并且这种反映具有差异性,①②符合题意。认识主体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内容,③④说法错误。 2.(2012·云南元阳一中调研)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境和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一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明(  ) 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 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 解析:选A。题干实际是讲艺术创作如何实现“意境和谐”、“情境交融”,当然这种创作自然离不开意识的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的反映不像照镜子,而是能动的反映,在人脑中,客观对象经过了意识的加工,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需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而这一加工过程就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故答案应为A。B、C、D说法都错误,故不选。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据此回答3~4题。 3.朱自清夏夜走过月光朦胧的荷塘,写下散文名作《荷塘月色》。这表明(  )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意识具有差异性 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没有体现意识的差异性和意识的反作用,A、D不选。B说法本身错误。 4.本无任何情感的荷花在朱自清笔下却具有少女腼腆、含蓄、纯洁的神韵。这说明(  ) A.文学作品只是作家主观意识的表现 B.文学创作不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C.文学作品是作家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D.客观事物并非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解析:选C。意识是物质的反映,A说法错误。文学创作也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客观事物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B、D说法本身是错误的。 5.“省一分钱就等于挣一分钱。” ——美国开国者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 “省钱不是爱国之举,切碎自己的信用卡就如同是焚烧国旗。” ——作家劳伦·韦伯 这两位对省钱截然不同的看法,表明(  ) 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认识不会相同 ②时代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认识会不同 ③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事物认识必不同 ④从不同角度认识同一事物认识会不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①说法明显错误,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认识也会相同。美国历史上两位杰出人物对省钱的看法不同,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知识构成和认识角度等密切相关。但这只是影响因素,并不是必然关系,故排除③。 6.(2012·四川广元第一次模拟)“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解析:选A。本题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依据知识判断,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都来源于客观世界,所以A项正确,B、C、D项认识错误。 二、非选择题 7.休谟说:“除了对知觉以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 辨析: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辨题进行辨别、分析的能力。本题既涉及唯物论的知识,也涉及认识论的知识。辨析时要求注意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道正误混杂型的辨析题,前提正确,结论错误,解答时要分别评析,最后得出综合结论。 答案:(1)休谟的观点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