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全国I一轮复习(课件)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课时4(必修1).ppt

高考政治全国I一轮复习(课件)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课时4(必修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政治全国I一轮复习(课件)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课时4(必修1)

 提醒 不能认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是不正确的。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都应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2.消费行为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重 难 突 破] 1.践行四大原则,做理智的消费者 正确消费观 基本要求 反面表现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的超前消费;过于节俭的滞后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有主见,保持冷静的头脑 消费时跟风随大流;情绪化消费;只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环境对立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自立自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铺张浪费,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缺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2.关于消费认识的几个误区 (1)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能超前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适度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从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经济实力出发,防止超前消费,同时,又要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在有偿还能力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消费需求,防止消费滞后。 (2)倡导贷款消费,实质上就是鼓励超前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合理的信贷消费是在充分考虑自己未来经济收入及偿还能力基础上的适度超前消费;而超前消费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或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盲目攀比,搞一步到位消费。 (3)崇尚节俭,就是限制消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节俭是我们的美德,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也不是限制人们的消费。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 3.从四方面综合理解合理消费的内涵 角 度 内 容 消费支出 与自身的收入相适应,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消费内容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合乎科学,利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消费心理 不盲从、不攀比、不情绪化消费,提倡求实心理 消费原则 适度、科学、环保、绿色消费,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4.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及对企业的启示  (1)消费心理影响、制约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消费心理贯穿于消费者的消费活动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消费行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2)面对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企业应采取的策略:在产品制造环节,提升产品质量,注重产品形象设计及个性化产品的研发与设计等;在产品销售环节,注重促销要符合消费者消费心理,实施品牌战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等。 3年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预测 2015·浙江卷,24、四川卷,2; 2013·重庆卷,1、天津卷,14、上海卷,16 该考点知识与居民生活消费紧密相连,高考一般依托生活情境素材,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017年高考备考应注意结合居民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理解正确的消费观的要求及其重要意义。 命题点一 消费心理[预测题型:选择题] 【典例3】 (2015·浙江卷,24)“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 解析 此题考查消费心理。合理的求异消费,可以提倡,故排除A。材料中经济现象是求实和从众心理引发的,排除B。适度消费强调消费与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相符,材料未涉及收入与消费,D不当选。“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自身不需要,体现了一种盲目跟风,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故答案为C。 答案 C 点睛 巧记不同的“消费心理” ①人有我有是从众,人有我异为求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攀比,注重实用为求实。②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 【训练3】 身穿“背靠背”外套,脚踩“耐克”运动鞋,背着“阿迪达斯”双肩背包,戴着“斯沃琪”限量版手表,用着新款手机,骑着捷安特变速自行车……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追求名牌之风近乎成为潮流。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①摒弃盲目攀比,反对崇尚名牌 ②坚持求异有度,考虑社会认可 ③理性从众跟风,理性对待消费 ④坚持求实心理,量入为出消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心理和理智消费。题意强调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追求名牌之风近乎成为潮流,属于从众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